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全國“質量標桿”經驗交流活動,全國50戶企業的典型成果被確定為2012年度全國“質量標桿”經驗。其中,長虹集團的“實施可靠性工程的實踐經驗”榜上有名,也是四川唯一從技術創新角度被選為此次“質量標桿”的電子企業。
何謂可靠性工程?所謂可靠性工程是為了達到元件或系統的可靠性要求而進行的一套設計、研制、生產和試驗工作。“長虹可靠性研究所”的領軍人物彭博士說:可靠性就是彩電好用、耐用、不出故障。我們知道,消費者在購買家電時,首先關注的除了價格之外,關鍵還是看產品質量。可靠性工程正是從這一點入手,通過可靠性技術保證產品質量。作為長虹六大核心技術能力之一的可靠性技術,可靠性試驗是長虹電視等產品整機生產中的必備環節,該技術大量運用航空領域數字控制系統,擁有能與戰機媲美的可靠性。長虹智能電視正是應用了可靠性技術,才使得整機性能格外的穩定。依托可靠性技術,不僅大大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提升了長虹的品牌凝聚力,而且因其過硬的質量也為長虹節約了大量的售后服務成本。在可靠性技術的嚴格把關下,長虹平板電視返修率連續三年降低65%,這為長虹塑造了一個“可靠品牌”的形象。
威廉?戴明曾說過,“產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一個產品從設計到生產再到銷售的整個過程,生產直接決定了一個產品的質量好壞,而檢驗只能判斷一個產品的好壞。因此,只有重視每個產品的生產過程才能保證產品質量。過去,很多企業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在對產品的檢驗上,卻沒有收到相對應的成效。殊不知,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從追根溯源,從源頭上糾正才能做出實質性的改變。長虹實行的“可靠性技術”就抓住了這個關鍵點,從產品生產的第一道程序開始就把質量融入其中,在未來10年內長虹將投入3億元用于家電可靠性研究,目前正進行著100多項研究工作。“可靠性技術”的實施在保證長虹產品質量的同時,也為企業帶了了意外的收獲。數據表明:近三年來,長虹利用可靠性強化試驗共激發電視類產品200余項缺陷,為企業避免了近2億元的經濟損失。此外,通過可靠性工程的實施,長虹連續三年平板電視的返修率降低了65%,目前已達很低的水平,僅去年一年就節約售后服務成本5000余萬元。
依托“可靠性技術”生產出質量有保障的產品,不僅提升了品牌影響力,創造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也為企業省去了大量不必要的投資,這種一舉多得的事情,何樂不為呢?長虹開創的“可靠性技術”值得很多企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