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國內產業的大舉投資外,郎咸平確認的另一個面板產業的發展事實是“OLED”的崛起。
2012年,三星和LG在CES展會上首次展出了55英寸OLED面板。該年度中,LG已經推動OLED彩電產品在歐洲市場上市銷售。2013年CES展會上,展出OLED電視的企業增加到四家。甚至,此次展會,三星和LG還展示了大尺寸的弧形OLED面板和彩電技術,向人們演示了全新的彩電產品概念。結合此前國內京東方也展示過40寸級別的OLED試制面板,似乎全球主要面板企業都已經將OLED產品作為最終發展方向。
2013年CES展會透漏給業界的消息,還不僅僅是巨頭們都在投資OLED線這么簡單。2013年CES展會上,所有彩電企業的核心展品都包括4K電視。該技術產品無論是液晶還是OLED顯示技術,幾乎都采用了金屬氧化物薄膜晶體管背板——這說明OLED面板成熟發展,最需要的關鍵技術之一,“高電子遷移率”TFT結構大型化量產技術已經全面解決。
而在OLED面板試制的另一個關鍵工藝技術,OLED材料涂覆上,也有新的突破。除了此前三星等企業主要使用的蒸鍍技術外,松下特備提到自己的OLED顯示產品采用了新型的3D打印技術。3D打印在OLED制備上的應用,可以降低成本、提升成品率、并支持更大尺寸的基板。該技術被認為是OLED廉價普及的最好的“候選技術方案”。
從生產市場建設上來講,OLED顯示產業的推進也超乎人們的意料:三星、LG、京東方、友達、奇美都已經實現4.5代線的量產,部分企業建立起5.5代量產線。華星光電則在實驗4.5代量產線,松下有6代線試驗線的規劃,LG已經實現8代試驗線的連續運行,三星也在實驗8代試產線。
從背板角度看,夏普液晶線已經全部完成金屬氧化物改造;友達在6代線和8代線上實驗金屬氧化物TFT技術;奇美的進度不落后于友達;京東方則在新建合肥8代線上直接引入金屬氧化物技術;三星和LG在該技術上的積累也非同一般,已經實現全面的突破和部分量產。
種種信息都表明,顯示面板業向OLED技術演進的步伐在不斷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