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產業整體向“互聯網電視”轉型,這一大趨勢現在已經沒有多少“異議”。但是,什么是互聯網電視、互聯網電視條件下的彩電產業有哪些競爭特點、這一轉型的周期到底有多長等問題,還沒有在業界達成統一的認識。本文正是要針對這些問題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什么是互聯網電視
互聯網電視的概念最初來自于“小米”做電視產品的戰略。因為小米自己標榜為第一家互聯網手機廠商。小米用三年的時間幾乎實現了手機銷售規模從零到千萬單位級的轉變,客觀上證明了小米以“互聯網”概念為核心的手機營銷理念的巨大成功。目前,樂視、創維酷開、聯想和小米等都已推出所謂的“互聯網電視”產品。
互聯網條件下的電視,或者手機產業,并非是強調這些企業都是“互聯網內容或者服務提供商”:小米顯然沒有互聯網內容、也并未依靠互聯網服務成功;樂視雖然彩電產品借力于互聯網內容的支持,但是這也不是樂視電視被認定為互聯網電視的關鍵原因。一款電視產品,或者一個彩電企業成為“互聯網電視”必須具有如下的特點和特色。
首先,互聯網電視強調嚴格的產業分工。面板有面板的產業結構和規律、芯片有芯片的產業結構和規律、整機制造有整機制造的產業規律、同時銷售脫離任何制造環節,形成獨立的產業和產業規律。
對于智能彩電產品,其關鍵核心組件包括面板、背光模組、面板和背光驅動IC、信號處理IC、智能計算部分的COS IC、電源以及音箱。這些產品屬于顯示面板、光源和光學材料、半導體、聲學電器等完全不同的行業。在目前的電視產業中,這些關鍵組件產業大多數已經形成與彩電產業平等的“獨立產業”。而隨著彩電整機代工產業的發展,彩電市場的整機制造和銷售環節也開始分離。例如小米和樂視就不是制造企業,而主要是產品的概念設計和銷售企業。
彩電產品上下游產業鏈,在關鍵環節上獨立成“單一的、規律獨立互不影響的子行業”,子行業之間構成平等的行業分工關系,這是電子信息產業進入智能化、半導體計算和半導體顯示技術階段后,社會生產大分工進一步發展的必然結局,也是產業環節和鏈條專業化、規模化的必然趨勢。
第二,互聯網電視產業具有嚴格的整機制造、關鍵核心組件制造和產品營銷銷售環節的獨立分工。其中,最典型的特征是,關鍵整機制造企業不再掌控產品的核心技術。
傳統彩電產品,比如創維著名的“健康的、不閃的”逐行掃描電視的新技術進步,關鍵推動者是彩電廠商。這種技術發展和創新的核心主體、主要產業價值和技術的所有者都是彩電整機制造商。但是,互聯網電視時代電視機的核心技術集成在面板、半導體光源、光學組件、眾多半導體IC等產品上,這些產品的參數和性能直接決定了最終產品的“基礎性能”。彩電企業擁有的用料、做工、關聯設計等方面的技術,只是決定產品的最終壽命和性能穩定性,卻對基礎性能和基礎功用沒有強影響力。
比如,目前很多企業推出4K電視,其主要技術進步體現在面板、控制IC、信號IC等方面,這些方面的進步和彩電整機企業的關系幾乎可以忽略,整機企業在其中的工作創造不影響任何既定的產業格局和產品性能品質。這樣的產業結構特點導致整機企業成為“組裝商”,并無力在技術上做出關鍵性的創新。彩電整體制造的去技術化、去創新化,導致其制造過程的“高度標準化和一致化”。這使得制造規模、倉儲運輸能力、上下游營銷關系,取代產品創新能力,成為彩電制造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并誕生了“代工”行業在彩電制造領域的日趨主導的地位。
此外,彩電核心技術在少數高精度部件中的集中,還是得常規的產品維修行業和售后服務難以起到原有的作用。屏幕和IC等關鍵組件損壞幾乎無法修理,其它組件的損害或者需要直接更換功能模塊,或者需要嚴格苛刻的維修作業環境。這實際上導致了傳統彩電企業在售后服務中本地維修環節的優勢喪失,促進了以物流為中心、以標準化組件更換為主體的新興維修產業結構。這一結構有利于那些“服務弱勢”的新彩電廠商的崛起。
以此為基礎,彩電設計、制造和營銷三個環節得以實現獨立運行。獨立的整體設計和營銷結合在一起,構成小米、樂視這等特殊的“輕量化”彩電企業。
第三,彩電營銷環節的獨立,促使彩電產業形成名為“互聯網電視”的新產業規律。正因為彩電終端品牌和企業,在營銷環節可以獨立存在,形成輕量化的彩電公司,互聯網電視彩電才有誕生的基礎。
彩電制造企業不能決定自己所從事的行業的技術基準;彩電制造形成以規模代工為主流的產業趨勢;彩電產品的基礎品質判斷基于標準化的IC和面板組件的性能、彩電功能組成基于獨立開放的OS和軟件平臺、彩電消費的理性化可以具體成對一個簡單的參數表格的判斷,這些變化使得“擁有制造廠”不再是彩電市場競爭的有力武器。
彩電行業中,以“選擇核心組件”為中心的整體設計與產品營銷環節結合、從而獨立成一個嶄新的產業“中心”;形成一個可以面向消費者,代表了包括 “從最基本材料到核心部件、系統整合、軟件和服務” 等主要產品細節的統一的“產品營銷界面”;并提供渠道、售后和信息咨詢服務;也就構成了所謂的新的“互聯網電視”。
簡單講,互聯網電視就是企業可以只管:產品基本的核心組件的選擇、外觀和周邊功能設計,以及營銷;彩電企業完全可以從任何的彩電核心技術中脫離、從任何的制造環節中脫離,其服務只面向消費者和市場需求。樂視和小米電視目前就是這么做的。聯想和酷開電視也在一定層面實踐著這樣的行業結構。
甚至,如果拋開產品設計方面的因素,從消費者的角度看,互聯網電視就是一個獨立的“電視產品銷售營銷產業”!而這些互聯網電視企業到底是采用饑渴營銷、概念營銷、生態營銷、成本定價、透明營銷、預售營銷等等手段,只不過是具體的策略問題,是在彩電產業營銷獨立于任何核心技術和制造環節之后,形成獨立產業分工和合作條件下的“現象”和“具體細節”,而非互聯網電視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