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電視的本質是“營銷”的獨立,這也就決定了互聯網電視條件下企業的競爭應當以“營銷為中心”展開。
第一, 任何核心技術都只屬于產品,不屬于品牌。用優勢技術的產品,或者是技術創新本身塑造品牌魅力,這是傳統彩電產業的規律,也是傳統彩電市場企業營銷的慣用方法。這種方法反映了彩電企業掌控彩電核心技術、掌控產品創新,產品核心技術、制造等環節與產品營銷一體化,緊密關聯化的特點。
但是,互聯網電視時代,彩電的核心技術已經不掌控在彩電企業手中。這也就使得彩電企業的關鍵新技術、產品創新高度依賴于上游供應商、彩電產品的新技術和新創意不再屬于具體的某一個品牌——因為很多品牌都可以采用高通雙核處理器或者友達4K面板:擁有這樣高端的產品配置只是彩電企業與上游制造上“生意上的買賣”關系,無關彩電企業的研發實力。
雖然彩電關鍵技術脫離了大多數彩電品牌,但是這些關鍵技術指標依然是消費者關注的熱點。只不過消費者會基于具體的產品來關注這些熱點指標。就如同買電腦選擇固定的CPU一樣,這不能確定最終的抉擇是聯想還是惠普:得出最終結論的依據雖然包括品牌的偏好,但更包括其它關鍵配件,如內存、顯卡的參數配置,甚至是外觀色彩。
這一局面,導致彩電營銷市場“技術性”、“參數性”、“創新性”的因素,更多的轉向具體產品,并脫離品牌自身。技術領先不再是構成品牌魅力的首要因素之一。彩電企業不應在以技術指標為依據宣傳品牌,而應當以技術指標為依據宣傳具體的產品。消費者也不再會以“最高指標”的產品的出現,視為企業實力的特征,反而那些配置設計主流的產品,會成為企業品牌的關鍵競爭力之一。
第二, 價格控制成為市場較量的關鍵點之一。樂視、小米等企業一個非常成功的營銷措施是“成本定價”,產品價格盡量體現生命期內的“保值特征”,產品價格的下調是一件需要謹慎的事情,基于價格的促銷不是營銷的好辦法。而在傳統彩電行業中,高端新品高價上市、高溢價銷售,賺取高額利潤回報,產品生命期經歷多次降價、節假日促銷優惠是通行的辦法。
新產品高定價的合理性在于,這些新產品的創新屬于銷售者或者終端廠商所有。但是,互聯網電視時代產品的核心技術不屬于彩電企業,這些企業也就沒有理由因為采用高端配置,而將產品價格提的很好、利潤定的很高。對于靠組裝而來的高端產品,而非自己創新的高端產品,消費者對于“高價位”價值的認可只應當來自于這些關鍵部件的采購成本。
這就是成本定價合理性的由來。成本定價也并非產品上市價格就會是“虧損價格”,完全依賴后期成本下降和規模效益來實現盈利。成本定價也可以一開始價格就能實現小批量盈利,規模上去之后在下調基礎價格。這是因為,成本定價不是“低價位定價”,成本定價取代的是“技術創新定價原則”:廠商產品的定價,只是基于產品、服務和品牌溢價,而與產品的具體技術先進性沒有關系。銷售廠商獲得利潤來源主要是“銷售服務”的增值,而非產品技術創造的增值——因為廠商和品牌不掌握核心技術。
第三, 強調營銷獨立不是放棄制造環節。傳統彩電技術下市場,企業的研發制造環節對最終的銷售環節具有直接的決定性影響:因為新產品、新技術、創新來自于研發制造。在這樣的背景下,代工企業和輕量化品牌公司是難以很好的生存的。
但是,互聯網電視時代,彩電的核心技術和創新已經不屬于彩電產業,而是屬于IC、軟件和面板行業。這就使得產品制造對營銷差異化的支持幾乎下降到了零。將產品制造和營銷獨立成兩個行當來看待已經成為市場趨勢。比如,TCL在2013年設立了專職的彩電代工公司,并從多年前就開始經營東芝品牌在大陸地區的營銷業務。
制造和營銷銷售的分離,不是說銷售彩電的不可以制造彩電,或者制造彩電的不可以銷售彩電。這種分離是說銷售和制造之間的關聯緊密度大為降低、互相支撐能力不斷下降。企業在運作和經營的過程中,營銷和制造要獨立開來制定市場目標、戰略和上下游伙伴關系,實現不同產業環節、在不同產業規律下的最有效運行,保障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第四, 市場集中化是彩電產業互聯網化后的基本趨勢。雖然今年彩電行業從業企業的數量在增加,但是這不能成為否定彩電產業主流市場品牌份額集中化趨勢的理由。彩電行業從業企業的增加,只是表明在彩電產業規律大轉折的過程中,更多的企業想分享行業,因為此種變化而出現的重大財富機遇。
2012年初,海信老總就曾指出,國內彩電產業擁有市場集中到三五家,甚至更少品牌手里的趨勢。在互聯網化最厲害的產品線,PC和手機市場,市場品牌的集中度已經很高。在全球彩電市場,行業前五名的三星、LG、索尼、TCL和海信的銷量規模也已經達到整個市場的6成,其中三星一家就維持兩位數的市場份額。此外,從整機制造鏈條看,全球含代工巨頭的前五名市場份額集中度更高。
彩電行業的市場品牌集中是彩電行業“產業鏈條關鍵環節逐漸分工獨立、并追求規;娴谋厝悔厔荨薄1热,關鍵組件中面板和IC就都是獨立產業,其運行規律與彩電終端毫不相似。彩電整機制造和終端營銷分離的趨勢,也在互聯網彩電概念下日益顯現,這種制造和營銷都更為專業化的趨勢將促使更多的市場份額向少數品牌集中。
但是,彩電市場的集中化并非說,彩電品牌個數就會減少。部分中小品牌利用差異化的產品策略也能獲得特色的生存空間。只不過這需要更為精益求精的經營體系和能力。
本質上,互聯網電視條件下的彩電產業競爭體現了“營銷獨立于制造和技術”的趨勢;體現了營銷環節更為專業化、自由化和獨立存在的趨勢;同時這也是彩電行業關鍵產業環節獨立規;l展的必然;ヂ摼W轉型要求彩電產業的從業者必須理解到:彩電營銷是一門除了與消費者需求有強關聯外,與彩電產業鏈其它環節都不具有強關聯的獨立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