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彩電行業似乎比較動蕩,大事件可不少:先是行業價格戰持續進行,全行業受到沖擊,然后面板漲價推動成本提高,價格戰打不動了,全行業面臨增長瓶頸,尋求突破是每一家企業都面臨的問題;同時,國內品牌加快了國際化步伐,新的顯示技術,新的盈利方式,新的技術概念,新的合作方式都在大力發展,國產顯示技術的國際齊平帶來了中國電視產業的新機遇,外資品牌的逐漸退出中國市場都在透露出一個信息,中國彩電行業的崛起,帶來了全新的世界電視行業格局……
1、液晶面板漲價
要說2016年彩電行業的大事件,那么液晶面板漲價算是必須要說的啦,因為前兩個季度電視行業還在大打價格戰,到了第三季度,液晶面板開始漲價,互聯網品牌甚至因為液晶面板漲價陷入了生存危機,所以不得不說,漲價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
2016年10月19日, IHS公布的國際市場面板價格,根據價格走勢顯示,32英寸720P高清液晶面板,最高漲幅為3美元,最高報價為79美元。40英寸1080P全高清液晶電視面板,最高漲幅達到了17美元之多,最高報價為135美元,其漲幅折合人民幣約為115元。此外,43英寸1080P全高清面板也出現了最高15美元的漲幅,最高報價為143美元。
自今年第三季度以來,無論是小屏還是大屏電視面板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漲幅,可以說是涵蓋了全部尺寸。事實上,除了720P和1080P面板,4K超高清電視面板也沒有躲過漲價的風潮。其中,49英寸4K超高清面板,最高漲幅為13美元,最高報價為163美元。55英寸4K超高清電視面板,最高漲幅為8美元,最高報價為205美元。
作為電視最核心也是成本最高的配件,電視面板的價格上漲必然會導致電視售價的提高,所以第四季度以來,由于面板漲價帶來的影響,電視廠商變得很被動,傳統大佬選擇的是內部成本優化和削減利潤的做法來內消掉這種壓力,不過對于輕資產話的互聯網品牌來說就真的是苦不堪言,突出的就是樂視電視公開兩次提價。
對于液晶面板漲價的原因,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一是韓國面板出貨量的減少,三星7代線進入停產、轉產中小尺寸OLED,同時市場上又缺乏有影響力的新產線投產,上游產量不足;二是大尺寸電視的熱銷,特別是北美和中國市場,熱銷度超過預期,面板供不應求;三是廠商們大打價格戰,各種密集的促銷活動扎堆,銷售量急速增大,據了解光是2016年“雙11”中國電視機銷量就同比增長了30%左右。
針對2016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液晶面板漲價,日本瑞穗證券高級分析師中根康夫指出,“(面板價格)上漲速度過快。已經到了電視廠商無法盈利的水平”。中根還預計,“估計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面,板價格將開始降低”。
因此,讓我們也相信,液晶面板價格不可能一直上漲,在達到穩定或下降之前,大家先扛著吧!畢竟這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