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籠罩華北多地9天多的霧霾,這兩天終于隨冷空氣的到來四散而去。人們終于可以關掉凈化器、打開窗戶,讓陽光和藍天一同鉆進家里來。
雖然霧霾散了,但北方多地的預警仍未解除。雖然天空之中云開霧散,但人們心里的陰云卻更重了些。
這一輪霧霾天氣之所以備受關注,除了時間長、范圍廣之外,更是因為在日子上恰逢一年之初,惱人的“跨年霾”似乎與新年的喜慶氣氛格格不入。放在過去,藍天一來,人們的鏡頭準得朝向天空。可這次,迎接“無霾日”的心情似乎也沒有那么陽光。
隨著全國各地霧霾天氣的不斷增加,“抗霧霾”已經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研究課題。新的一年,藍天和霧霾的較量不會停止,人們對霧霾的關注不會降低,而對于安防行業來說,“抗霾”責任同樣重大。
目前,針對霧霾的消費市場已經打得火熱,包括空氣凈化器、空氣監測器、霧霾口罩等大眾類消費品。而安防作為服務于民的行業,在保證自身的“抗霾能力”的基礎上,也通過一系列技術手段與產品,來盡可能的減少霧霾帶來的傷害。智能家居的抗霾系統、智能交通中的霧霾燈、環境監測中的霧霾監測系統等是安防在為“抗霾”而努力。
從行業自身角度來講,安防設備在霧霾天氣下得先自己具有“抗霾”能力,不能被霧霾“腐蝕”了。安防設備的抗霾能力,從硬件“抗霾”就是自我保護出發即防水、防塵能力。防護罩是監控系統中重要的組件,它是保證攝像機在有灰塵、雨水、高低溫等情況下正常使用的防護裝置。 攝像機防護罩的選擇,首先是要包容所使用的攝像機加鏡頭,并留有適當的富余空間,其次是依據使用環境選擇適合的防護罩類型,在此基礎上,將包括防護罩及云臺在內的整個攝像前端之重量累計,選擇具有相應承重值的支架。還要看整體結構,安裝孔越少越利于防水,再看內部線路是否便于聯接,最后還要考慮外觀、重量、安裝座等等。
從技術“抗霾”角度講,即安防設備在霧霾天氣下應保持正常工作能力。霧霾下,大部分視頻監控系統所監控的圖像色彩會暗淡,會導致一些重要目標淹沒在霧氣中難以發現,這就會導致視頻監控系統正常功能發揮受到影響。“透霧技術”是安防行業針對霧霾的一項重要技術。在茫茫大霧之中,安防企業如何辨清方向,發揮正常的透霧技術,“透過霧霾,仍看得清世界”。
集光安防率先通過攝像機采用智能透霧技術,通過在管理菜單中開啟去霧模式,并調節合適的去霧等級,便能夠從煙、霧的環境中獲得真實彩色影像。對于霧天、污染甚至沙塵暴等惡劣天氣提供專業解決方案,從而提高了攝像機識別率,使影像色彩更為豐富。
作為減少霧霾天氣狀況出現的基礎,減少對環境的破環,倡導綠色節能理念也是行業共同的行動。集光安防始終保持著節能環保的社會責任,堅持采用環保節能的材料,在產品制造生產過程中,充分考慮節能和環保要求,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環保理念。
刮風不由我們做主,行動卻取決于我們自己。只有齊心協力營造科技治霾,擼起袖子加油干,才有可能治好霧霾這樣的整體性環境污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