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機構:
特邀單位:國務院應急辦公室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國地震局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
國家衛計委應急辦公室
主辦單位:中國醫學救援協會
中國衛星應用產業協會
國家測繪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防災減災應急產業協會
承辦單位:北京新格拉斯國際會展有限公司
展會主題:軍民融合、科技減災(國家第9個減災日活動系列之一)
展會背景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這是一個基本國情,同自然災害抗爭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恒課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唐山市考察時強調落實責任、完善體系、整合資源、統籌力量,提高全民防災抗災意識,全面提升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應急產業是為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處置與救援提供專用產品和服務的產業。近年來,我國應急產業快速興起并取得長足的發展,對應對突發事件起著重要作用。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4]63號文件),配合國家十三五規劃及“一帶一路”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促進應急產品、技術和服務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切實提升我國處理應急突發事件的能力,按照應急產業發展協調機制部署,由政府相關單位、軍方應急部門和民間團體聯合發起“2017中國(北京)國際防災減災應急產業博覽會”。活動將于5月4日-6日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屬國家減災日系列活動之一。
歷屆北京防災減災展得到來自地震、水利、航空、公安、民政、衛生、測繪、海事、交通、國防、安監、林業、氣象、地質、工信及軍方系統等多個部門關注與支持,CCTV、BTV、《經濟日報》、《科技日報》等近百家權威媒體蒞臨現場采訪報道,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博覽會在總結往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將繼續開拓創新,充分利用國家宏觀政策、軍方資源優勢,加快應急產業軍民融合化進程;同時加大活動宣傳推廣力度,廣邀應急管理部門及軍方領導、應急行業專家到會做相關報告,深入探討我國應急產業發展的現狀和未來;同期將舉辦多場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發布會,為應急產業健康發展打造全方位立體化交流前瞻平臺,期待相關單位積極參與!
展示類別
災害預測、檢測與救助技術與設備; 應急保障、急救\救援設備;
救災儲備物資和公眾減災及家庭應急用品; 安全生產與防護技術與設備;
應急醫學救援及保障裝備; 消防、安防及國防現代化技術設備;
無人機、無人車和無人船搜救設備; 防汛與抗旱信息化技術成果;
測繪地理信息應急保障應用; 衛星應急通訊及3S技術設備;
氣象科技及水文防雷裝備; 海洋保護及潛水設備;
軍用后勤保障及警用裝備技術; 災前防御產品和災后重建設備;
應急教育培訓及應急管理系統 重點扶持及軍民融合科技成果項目
專業觀眾:
博覽會期間將邀請地震、衛生、氣象、民政、水利、國土、公安、武警、農業、林業、教育、電力、建設、安全、信息中心、遙感、探測、測繪、監測、搜救、邊防、海防、民防人防、交通、旅游局、航天、國防、衛星、司法、航空、部隊、海關、核工業、工信、環保、海事、科技、海警、鐵道、監獄、食品、海洋、藥品、軍工、稅務、醫療、紅會、基金會、郵政、電信、金融、證券、銀行、保險公司、兵器、船舶、高校、石油石化、監察、外交、大使館、空管、機場、港口、地下建設、城市安全、貿易、專業院校、災害防治等單位,以及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歐洲各國、臺灣、香港、聯合國等國家和地區災害管理機構和相關研究咨詢單位。
費用標準
1、標準展位:9m2(3m×3m), 特裝光地(36平米起租);
2、國內單位:13800元人民幣; 精品展位16800元人民幣;室內光地:1380元/m2;
3、境外單位:4500 USD; 光地:450 USD/m2
備注:標準展位包含三面展板、洽談桌椅、兩個射燈、220V/5A電源插座、地毯及公司名稱楣板;光地不提供任何展覽設施,光地管理費和電源費自理。
組委會秘書處
聯系人:張磊13718681191 在線QQ:1258688008
熱線電話: 010-59346627
電子郵件: ecidrea@163.com 展會超級群:143663475
地 址:北京市大寧山莊二區 郵編:10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