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安博會,就像是為安防人定制的節日,也是全球安防企業的最大競技舞臺。數以萬計的安防從業者,在短短幾天的時間里聚集到一起,評頭論足、樂此不疲地欣賞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公司展示的創新產品、尖端技術及解決方案。
在這里,每年都有新勢力驚艷登場,也有傳統豪門黯然離去。而作為安博會的大咖級常客,蘇州科達又一次帶來了創新性產品和理念,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其間,科達市場總監劉志強先生接受了a&s的采訪,分享了蘇州科達AI技術新突破、以及對AI場景化賦能安防的思考。
AI+大數據=X
今年的安博會上,科達的SHOW臺依舊被安排在展會的CBD地段,位于E2國際館C19。而在展示主題上也有一定的延續性,由上一年的“AI上大數據”演進為“AI+大數據=X”。科達再次高度聚焦AI和大數據的交叉融合應用,以及由其帶來的更多可能性。
“‘X’是一種神秘感,代表著未知和無限可能。”劉志強解釋道,在安防領域,AI和大數據的交叉融合應用,將讓安防數據釋放出更多未知潛能。那這次主題上的“X”,代表著科達對安防產業未來的一種展望。
多年來,科達一直積極探索視頻信息化領域的前沿技術,努力實踐視頻大數據在各行各業的深度應用:2014年,推出業內第一款感知型攝像機,邁出了探索視頻大數據的第一步;2015年,推出業內第一套安防大數據平臺,搭建起感知、云與大數據的完整技術體系;2016年,率先探索視頻大數據在公安、交通等多個行業的應用落地;2017年,發布“安防+AI”戰略,形成端到端的AI產品與應用體系,并大力推動行業實戰化。
今天,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科達已經從一個大家熟知的視訊與安防產品提供商,進階為一家以AI技術為驅動、以大數據應用為場景的視頻信息綜合服務商,正在積極塑造視頻科技在各行各業的深刻影響力,并幫助客戶釋放AI與視頻大數據的無限潛能。
“技術+場景”雙輪驅動
本屆安博會上,AI已完全晉升為第一主角。在北京國展新館的大小展館內,幾乎都被AI的身影所充盈。一時間,好像不提人工智能,都讓人不好意思來參展。其中,不乏以人工智能作為噱頭來蹭風口的,披上AI華麗外衣站在這樣的舞臺,賺足了眼球。
在人工智能應用諸多領域中,安防以其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成為AI較為理想的落地領域。不過要實現安防AI的快速變現,除了自持芯片技術、深度學習算法上具備領先性之外,還需充足的數據資源和規模化應用場景支撐。
在科達劉志強看來,AI技術和安防行業應用場景是相互驅動的。一方面,AI技術創新能推動安防行業的進步,另一方面,安防行業的發展也將提供足夠大的場景支持AI技術的迭代。
在推動AI在安防行業加速落地的大潮中,有別于AI初創公司,科達堅持技術和場景的雙輪驅動。
“作為一家同時具備智能安防與人工智能技術的公司,我們從來不孤立地研究人工智能技術,而是把人工智能技術和安防行業應用緊密結合起來。”據科達劉志強透露,本屆安博會,科達發布了更豐富的AI前端設備,包括感知型系列攝像機新品、智能行車記錄儀、無線車載、無人機、人臉通系列前端、全彩星光攝像機、多光譜重載云臺攝像機等;而在后端,則輸出更強大的大數據平臺,而且對滿足公安、交警業務應用的獵鷹、海燕、海鷗等王牌級大數據平臺進行了全面升級。從終端到云端,科達AI產品體系和架構不斷完善,成為業界少有的幾家能夠提供端到端AI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廠商。
用AI全面賦能安防
如果說2017年是AI在安防領域落地的元年,那么2018年則開啟了AI加速賦能安防的新紀年。“安防+AI”的應用疆土,目前已擴展到公安、交通、醫療等垂直行業應用場景,并且向多個行業擴張的趨勢正在加速。
據筆者觀察,在安防應用領域,AI已經進入了“實戰化”階段。尤其在公安、交通行業,人工智能的深入應用給公安與交管部門在業務和內部管理方面都帶來質的飛躍,全面推動了公安、交警部門工作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而包括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蘇州科達在內的安防頭部企業,一直在積極探索人工智能突破性應用,結合垂直行業需求與特性,深挖AI應用潛能。以科達為例,科達目前在AI領域已經部署三大殺手級應用:“獵鷹”人像大數據實戰平臺、“海鷗”多引擎人臉大數據平臺、智能交通領域的王牌——“海燕”車輛大數據平臺。
另外,從本屆安博會展示的解決方案和案例還可窺見,科達有意推動AI全面賦能安防的各項場景和服務。在過去的一年里,其已經將AI的觸角延伸至重點單位/園區、中小企業市場等領域與行業。與此同時,為了保障視頻大數據的運維與安全,科達智能運維平臺與視頻安全體系。
未來,科達將持續展現AI賦能下,安防的無限可能。從深度和廣度兩個層面推進AI實戰化應用,助力其進入更廣更深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