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座怎樣的城市?去問胡同口的老大爺,他會告訴你是皇城根下才有的幾百年的故事;去問出租車司機,他會告訴你是幾十年來日新月異的城市面貌;去問已經打拼了十幾二十年的新北京人,他會告訴你是天通苑、西二旗從城中村變為亞洲最大社區的一點一滴;去問經常來北京的人,他會告訴你是08年奧運會開場的壯闊瑰麗、是對22年冬奧會的無盡期待……
一座能在幾百年間保持魅力的城市從來都不止一面,而多面的北京也正是由每一個在此生活、工作、居住、出差、旅游的人所共同構建組成的。這些人可能在地鐵里相遇、可能在環路上擦身而過、可能在故宮天安門前的無數合影中無意間同框,又可能以各類金融形式建立關聯,共同匯入千行百業的滾滾商業大潮之中。
城市發展離不開金融助力
金融是工業的血脈、商業的血脈,也是城市的血脈,歸根結底,金融是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工具。而對于北京這樣一座多元化城市而言,金融更是發展背后的不可或缺之物。正如金融的重要分支——銀行所追求的Banking everywhere理念一樣,當代金融及銀行服務正在深入北京百姓生活和產業發展的方方面面,以潤物細無聲的姿態,成就北京魅力的每一面。
眾所周知,作為海量價值匯集的一線城市,北京的每一次產業升級、每一次消費升級、每一個惠民政策升級的背后都對應著龐大的金融支持。這些行為會引發一連串的金融及其衍生品的廣泛擴散;而在共同富裕的理念指導之下,無疑會有更多人、更多實體參與到這一鏈條之中,進而形成實體經濟和民生的廣泛受益。這是新時代銀行及金融行業踐行Banking everywhere理念的全新機遇,更是與北京這座超級都市現階段發展需求相符的全新方向。
那么問題接踵而至,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企業應該如何在抓住機遇的同時聯接更多用戶、促進繁榮的共享?其實,在數字時代的背景下,這個問題的答案完全可以用強大的ICT基礎架構、無處不在的云、便捷的聯接和大數據與人工智能來概括。
華為,新金融背后的“懂行人 ”
北京或者任何一座超級都市所需要的金融不僅是高端與普惠的融合,更是廣泛的覆蓋,以及與千行百業、萬千用戶的聯接。顯然,這樣的新金融離不開新ICT技術的全面支撐。而在北京這片金融創新的熱土之上,華為也正在用多維度的數字之力為金融企業全面賦能,幫助他們以全新方式和觸角融入生活和產業,助力城市發展。
能夠做到這一切,華為所憑借的不只是過硬的產品技術、解決方案和服務能力,更是對金融需求和創新的深刻理解。而在成為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懂行人”之后,業務層面的聯合創新便是水到渠成。
01
超融合為光大銀行打造超強ICT基礎架構
總部位于北京的中國光大銀行在境內各省市地區擁有數十家二級分行。龐大的規模和海量的分支機構是光大銀行擴展業務的利器,但如何將二級銀行自建的各類IT架構進行統一卻是光大銀行在向數字銀行轉型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由各地二級分行在不同時期建設的眾多IT基礎設施使用著不同架構、不同品牌的產品,只能由各地二級分行來實施運維和管理。因此,在可靠性、一致性和總體運維成本方面,分化的基礎架構有著眾多痛點。解決之法便是用先進且統一的全新ICT基礎架構取而代之。但光大銀行留給華為的時間僅有短短5個月。
時間緊、任務急,但對于華為來說,這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實際部署過程中,華為僅用兩周便完成了2個分行試點的部署和遷移工作。驗收合格之后,華為只用一個月就完成了全國36個分支行的推廣部署和上線工作。
02
SDN網絡讓中信銀行聯接海量用戶
要實現Banking everywhere的終極目標,金融服務接口與萬千消費場景的融合、與億萬最終用戶的直接聯接是最有效的途徑。當場景數量和用戶數量都迅速增加,監管、合規、風控要求不斷嚴格,金融企業所面對的便是更龐大數據量和水漲船高的用網需求。而對于開戶數和信用卡發卡量雙雙破億的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來說,如何應對這樣的網絡挑戰便成為最現實的問題。
為此,華為提出的解決方案便是利用軟件定義網絡SDN技術對現有網絡架構進行整體改造,建立大二層架構的數據中心網絡。
通過部署以華為CloudEngine 16800為代表的核心交換機,中信銀行數據中心不僅實現了單板最高734Tbps、機框最高3096Tbps的超高交換容量,更獲得了數據中心整體向400GbE平滑演進的能力。同時,與核心交換機配合的CloudEngine 6800則能夠提供10/40GbE的接入能力,并通過40/100GbE與核心交換機相連。而通過各層交換機所具備的橫向擴展能力,數據中心網絡的擴容也變得更加簡便。
當然,在這些物理能力之上,中信銀行更看重的是CloudEngine集成的SDN技術。通過基于SDN業務流智能編排和VXLAN虛擬網絡,中信銀行的網絡帶寬的利用率提升了4倍以上,網絡配置和策略調整時間從過去的30分鐘縮短為2分30秒。而基于AI的網絡故障定位和排障能力則可在業務可視化的基礎上實現RPO=0、RTO=15分鐘的效果。與此同時,在先進路由器設備的支持下,這套網絡架構還完美解決了兩地三中心之間的災備切換問題。由此,中信銀行網絡運維工作量降低50%,可靠性卻提升至99.999%。
03
為華夏銀行構建可靠的全棧容器云
相對于以穩定性見長的傳統主機產品,云化基礎架構能夠在用集群方式解決高可靠問題的基礎上簡化業務創新和運維成本,提升金融企業的應變能力。作為云的堅定支持者,華夏銀行從2013年開始了大規模的虛擬化建設。而目前,如何在保證可靠、穩定的前提下,構建更加安全可信的全新一代云原生基礎架構則成了華夏銀行在金融數字化領域探索的全新方向。
經過多番比對和測試,華夏銀行最終選擇了華為鯤鵬生態服務器和存儲系統來承載企業云盤、自動化備份、計量計費、統計報表、企業微信對接、移動運營等業務。在業務容器化的同時,華夏銀行利用云魔方管理套件實現了原有三種傳統硬件架構的統一資源監測、事件處置和日志分析,降低了運維工作量,做到了“魚與熊掌兼得 ”。
通過多種架構的硬件組合,華夏銀行很好的平衡了穩態和敏態業務對基礎架構的不同需求,同時也實現了x86+ARM的創新雙輪驅動,為更進一步的業務革新和探索鋪就了更寬闊的道路。在新架構下,華夏銀行業務迭代周期從原來的每月1次縮短為1周1次,上線時間也從之前的2小時收窄為5分鐘。同時,全新基礎架構在云魔方的加持下,故障率減少90%,硬件資源利用率則提升了20%。這也讓華夏銀行正式步入了Cloud 2.0時代。
04
大數據+AI
民生信用卡構建智能服務的全新途徑
“嘀,為提升服務質量,您的通話可能會被錄音”。
這是我們在使用銀行電話服務時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但各類語音是如何幫助銀行改善服務質量的呢?以往,呼叫中心會專門整理各類語音通話素材并形成專門的文檔和課程,幫助通話人員提升處理各種問題的經驗,間接增強用戶體驗。但在華為與民生銀行建立的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當中,錄音的使用方式和效果卻完全不同。
通過神經網絡和卷積算法,AI程序會自動分析電話錄音和各平臺文字、語音背后的語義,并將問題進行詳細的分類規整。由此構成的“文案生成PICK”系統使得民生銀行信用卡業務營銷方案的平均點擊率提升25%,在一些特定客群中最高點擊率提升近80%,有效地提高了營銷活動的曝光率和營銷轉化率。
而在風控領域,聯合實驗室專門開發的Louvain風控算法則能在5分鐘內用8種關聯維度,在1700萬用戶中找到疑似的非法、詐騙交易行為,以極高的效率保護了用戶和銀行的財產安全。
在各類新算法的研發過程中,華為與民生銀行一道,不僅解決了語音、圖像、文字等非結構化數據的深度學習問題;更探索了多算法框架集成、算法快速迭代、算法的集群化訓練和部署等多方面的技術應用問題,讓AI能夠真正飛入場景、作用于業務和用戶體驗。
在北京以及各個金融業的聚集地,諸如此類的數字化創新還在輪番上演,而華為所擁有的數字之力也正在以不同形態促成金融企業的業務創新。這些創新可能發生在計算、存儲、網絡、云、大數據和AI等各類層面,但其最終的結果卻都可以總結為更強的管理、更簡便的運維以及更靈活、更符合需求的新業務;或者更進一步的說,是Bank 4.0,是金融助力城市、民生及千行百業的發展。
“懂行人”與城市發展隨行
作為一座容納了3000多年歷史的六朝古都,北京是沉穩且厚重的;而作為一座匯集了2000多萬人口和全球精英的超級都市,北京又是熱鬧且充滿活力的。一靜一動、一古一新之間,是北京所獨有的發展底色,它在皇家園林的綠水紅墻間流轉、在怡然自得的胡同口彌漫、在高樓林立的CBD里悅動。
所以在這里,我們能看到別處所沒有的風景,能體會到別處所沒有的業態,能發現別處所沒有的機遇。所以在這里,我們能看到獨一無二的未來。所以在這里,企業也要以更積極、更全面的視角去審視、去創新;金融也是如此、千行百業亦是如此。而即便是在這獨一無二之中,華為也依舊堅持深耕,做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懂行人”。因為,華為同樣是北京這座城市的一份子,與城市和其間的千行百業同呼吸、共命運。
那么,北京城市的未來是怎樣的?北京林立的金融業未來又該是怎樣的?一篇文章只能以管窺豹,但一個匯集各界精英的高峰論壇卻能為您繪出藍圖。12月19日,2021中關村數字經濟產業聯盟會員代表大會暨華為北京城市峰會,誠邀您來轉一轉、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