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候車時間減少30%、公交服務滿意度92.1%、調度人力節約80%……這是江蘇鹽城公交在海信助力下建成全國首個快速公交廊道調度系統后迎來的變化,該系統讓城市交通通行效率、市民乘車體驗都有了極大改善。近日,《城市公共交通》雜志社記者對智能加持的鹽城公交進行了探訪。
公共交通是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城市建設和發展必不可少的工具。長久以來,市民乘坐公交車不僅經常扎堆進站、秩序混亂,等車時間也是全憑運氣,同時公交調度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精力。
記者了解到,2019年起,鹽城市率先在江蘇省內建設了高架地面BRT環線、SRT等快速公交建設,實現“同臺同站多線”換乘,并結合城市空間發展及客流分布特征,建成“城市客流主走廊、城市客流次走廊、市域客流走廊”三級公交快速廊道。
據了解,海信協助鹽城公交將技術與管理進行深度融合,構建了業內首個基于快速公交廊道的多線路多場景融合協同運營指揮調度系統,即對行駛在市區內快速公交專用通道中BRT環線、SRT快速公交及常規公交等三類公交車進行融合管理、協同調度。
建成后,鹽城公交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快速公交BRT、SRT和常規公交專用車道的融合打通,并進行多線路、多場景的協同指揮調度。系統應用后,快速公交廊道平均運行速度達到22km/h,較之系統上線前提升約15%,人均調度車輛數超100臺,發車調度員由58人下降到12人,節約調度人力80%。
數據顯示,2020年鹽城市公交服務乘客滿意度達92.1%,市區平均候車時間縮短為8至10分鐘,較項目系統上線應用前省時30%。市民還可以海信配備的多功能智能電子站牌查詢到各線路車輛的行駛及到站情況和擁擠程度。
海信智慧交通事業本部解決方案工程師冷輝家介紹:“海信快速公交廊道系統一方面可以多效并舉實現公交廊道內多線路車輛協同監管,保障車輛行駛時均勻間隔、進出站時快速有序,提升車輛的通行效率;另一方面系統搭建了針對公交異常自動識別的多線路一體化調度工作臺,每一個事件都能直接定位到對應線路、對應車次進行線上處置,提升運營調度效率和調度質量。”
項目結束后,鹽城公交專門給海信團隊發來表揚信:“項目為鹽城公交加強精細化管理、提升運營服務品質、打造人民滿意的公共交通出行體系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有效提升了鹽城市公共交通便民出行服務水平。”
事實上,鹽城公交智能化升級只是海信智能交通業務的一個側面,作為中國城市智能交通的龍頭,海信有整整24年的技術深耕,智能交通技術和產品解決方案用于全國169個城市并成功出海,未來海信還將持續通過技術創新和升級讓城市更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