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每天上班的公司停車位很少,看到周邊的住宅小區有空車位卻停不進去;現在,單位周邊的資源不僅被盤活了,連我家附近都能共享停車了,從此再也不用為搶車位發愁,真好。”一位在深圳羅湖工作的張先生這樣說。而這正是羅湖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
如今,智慧城市建設在經歷了探索實踐期、規范調整期、戰略攻堅期后,正式進入到了全面發展期。各地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加速落地,建設成果逐步向區縣和農村延伸。面對智慧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華為攜手總集伙伴與客戶一同“共筑城市智能體,深耕城市數字化”,打造出了一批智慧城市建設的新樣板。
與此同時,伴隨著行業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大型的戰略性數字化轉型項目越來越多,政企行業客戶也越來越需要咨詢公司、ICT公司、集成公司成為其戰略型的合作伙伴,共同陪伴和支撐好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升級歷程,為其提供從咨詢規劃、頂層設計到集成交付、運營運維全生命周期的服務。華為和其合作伙伴的出現,正是為這一發展提供新的可能。
正如在深圳羅湖工作的張先生所說,這是羅湖智慧城市項目中的一個典型案例,也是羅湖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縮影。使用一站式錯峰共享停車系統,讓出行不再擁堵,感受智慧交通的無窮魅力;建立個人健康信息云檔案,體驗具備咨詢、隨訪、慢病管理等功能的互聯網醫院,感受智慧醫療的便捷服務......在深圳市羅湖區,“智慧羅湖”,正在悄然改變著市民們的生活。
2019年,華為攜手華海智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海”),助力智慧羅湖大力發展“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區”建設。智慧羅湖項目以“云上新城,智享羅湖”為總體目標,在已有基礎上,搭建“1+3+N+X”羅湖區“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框架,即“1”個數字底座、“3”大核心平臺、“N”個垂直部門智慧應用、“X”個跨領域智慧應用。以提升城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線,持續筑牢數字化底座,不斷創新智能化應用,不斷加強智慧化體驗,不斷優化智享營商環境,打造出看得見、摸得著、可感受的羅湖智慧新城,讓“老城區”煥發新活力。
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系統性的大工程,它是長期積累實踐的結果,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從立項、調研、到綜合解決方案的提出,華為與華海深度參與其中,助力城區治理一體化平臺、智慧交通提升、智慧社區、政企服務平臺建設,上到各個委辦局,下至各個街道、社區、物業、學校,不斷走訪調研,為項目的成功開展打下了扎實基礎。
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為保障羅湖區疫情防控與復產復工的快速開展,區委決定將剛完成交付的城區運行指揮中心作為疫情防控指揮部,由項目組在現場進行支撐和保障。接到任務后,華為攜手華海不懼危險、迎難而上,快速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保障小組,并在現場輪流值守,第一時間響應和解決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各項需求和問題,本著過硬的技術和積極的態度,多次獲得客戶高度認可。
疫情期間現場保障
在智慧交通提升、消防指揮中心等復雜場景項目中,華為與華海以聯合交付模式,高效完成深化設計、現場實施管理、外場施工協調等工作。特別是在由華海主導集成的交通提升項目中,項目施工全部在外場,共覆蓋羅湖區171條路段,絕大多數道路開挖長度不超過100米,施工周期不超過30天(開挖及恢復周期約一周)。面對重重困難,交付團隊成員每天拉跑現場、盯質量、保進度,將技術難題一個個硬“啃”下來,不斷商討更好的解決與優化措施、攻克難題,到年底順利完成了發改委下達的工程進度任務,確保各項目按期順利交付,同時工程質量也得到客戶高度評價。
在智慧羅湖項目中,已形成如“項目管理標準化動作指引”、“項目經營及內控管理規定”、“合作伙伴選擇機制”等20余項流程,成為華海流程合規標桿項目,并與其他項目積極共享、適配。與此同時,該項目也為雙方培養了符合總集項目模型要求的人才。羅湖項目累計培養、輸出超過20名項目骨干,形成了優秀的傳幫帶正向循環機制。
項目所獲得部分獎項
如今,細數智慧羅湖一路下來所取得的成績和獎項:第一屆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創新應用大賽二等獎、廣東省市直機關“先鋒杯”、工作創新大賽省級一等獎、圳·治——2020深圳治理現代化“改革創新”優秀案例獎、“2021數字政府管理創新獎”……這一個個獎項,是羅湖區政府“智慧羅湖”項目所取得的成績,也是華為攜手華海同舟共濟、揚帆遠航的見證。在數字化轉型的漫漫征途中,華為愿攜手華海持續為智慧羅湖注入數字動能,同舟共濟,揚帆再創改革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