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視被看作是電視產業的第三次革命浪潮,如果說前兩次都是“硬件”升級,這一次則是完完全全的“軟件”革命,是由“屏”時代向“芯”時代轉變的革命。 …詳情>>
蘋果和Google兩大公司的加入使得智能手機市場重新洗牌,Android手機的市場份額不斷攀升,對傳統手機巨頭Nokia和RIM,微軟等公司構成巨大壓力,預計不久的將來,Android手機和蘋果公司的…詳情>>
LED這個曾經作為霓虹燈的代名詞,卻在彩電領域是掀起了一場技術革命。進入的2010年,LED液晶電視更是成商家必推買家首選。然而在LED液晶電視剛剛在市場普及之時,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已被認定為取代LED的新一代平板顯示主流技術。我認為“目前,OLED技術仍在起步階段,中外企業誰撐握了OLED大尺寸化及成品率的技術,誰將抓住OLED電視先機”。…詳情>>
在剛剛落幕的廣州亞運會上,作為國內消費電子領域唯一的贊助商,TCL無疑成為這場亞運會上最大的贏家之一,與全球消費電子巨頭三星的身影相伴,不時出現在各種亞運會比賽現場,不僅實現了借位提升,還開創了中國品牌國際化營銷的新時代。…詳情>>
距離12月1日《平板電視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正式實施還有一周最后一周時間。該標準的實施,將導致市場上近15%的液晶電視面臨退市。 …詳情>>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彩電業遭遇了利潤下滑、庫存增加的打擊,個別企業甚至還出現了虧損。與此同時,外資企業頻頻拋出低價競爭的殺手锏,并以LED背光源液晶電視、3D液晶電視、智能電視等諸多技術概念沖擊市場,國內彩電企業面臨較為復雜的外部環境,產業界甚至出現了一些悲觀的論調。…詳情>>
近期兩則關于LED液晶電視的消息令人不得不重新審視其發展速度。一是在在日前進行的最新一輪家電下鄉招投標中,LED液晶電視大幅進入投標名單。…詳情>>
平板電視市場銷量增長速度逐漸趨緩、外資品牌依靠上游優勢快速拉低產品毛利率、臺灣代工廠家憑借其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進軍平板電視市場……努力重回巔峰的中國彩電業正經歷一連串“黎明前的煎熬”。…詳情>>
數字電視雙向互動業務的開展以雙向網絡的普及為基礎,雙向網絡改造進程的加快,會促進中國有線數字電視運營商的工作重心轉向業務開發及推廣。目前有線數字電視雙向互動業務的低開通率只是行業發展的一個階段,而隨著雙向網絡覆蓋率的提升,雙向互動業務也會迎來真正的發展機遇。…詳情>>
剛過保修期幾個月,液晶電視機就頻繁地出現黑屏、遙控器關機后不久便自動開機等現象,樓下的鄰居最近被夏普電視折騰得夠嗆。近一兩年日韓品牌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和去制造化,不斷加大產品代工比例,使得產品質量與其品牌并不匹配。而上述消費者先前正是看中夏普宣傳的“日本原裝液晶面板”并認定是進口品質才買的這款電視,但結果讓人失望。 …詳情>>
業績虧損、利潤下滑、數百億投資上游液晶面板導致產能過剩……2010年上半年,對于國內彩電企業來說,似乎是一個尷尬的局面。所有知名的品牌無一例外從一季度開始銷售增幅放緩,毛利率下降,庫存增加。…詳情>>
到2010年底,家電下鄉政策就實施兩年了。商務部階段性發布的下鄉銷售數據證明,這項專門面向家電業的優惠補貼政策,除了直接給中國的農民帶來利好與實惠外,也再度明確和重申了未來中國家電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之一,更在各地的縣鎮市場上建立了一批相對成熟的家電經銷網絡和服務網絡。…詳情>>
在中國等新興地區制造企業低成本優勢和美國等技術優勢企業的雙重“夾擊”下,日本家電產業面臨挑戰。盡管目前在某些方面具備一定的國際領先優勢,但如何快速提供更適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將是日本家電業亟待解決的問題。至少,目前的日本家電業已經失去了昔日那種“風景這邊獨好”的自信和實力。…詳情>>
昨日(11月8日),外電引用專業顯示器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研究指出,中國今年將提前躍升為全球最大液晶電視市場。中國今年的銷量將達4000萬臺左右,明年規模甚至可達4600萬臺。…詳情>>
十年前,曾經有媒體報道,在國外,對于廢舊家電的處理非但不能將其作為折舊品賣掉,反而要向回收企業交納一定的處理費。這對于剛剛步入小康社會的中國百姓來說難以理解。但是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廢舊家電處理也將告別免費時代。…詳情>>
互聯網電視在中國的普及率比日本還要高。2010年中國互聯網電視終端市場上銷售數量在短時間內大幅度增減,是極不尋常的一年。其背景在于受到了中國政府政策的重大影響。…詳情>>
盡管各大電視機廠商上半年財報都不太理想,其中很主要的一個原因是押注互聯網電視遇挫,但電視機廠商“癡心難改”,互聯網電視對它們而言仍是重要戰略方向。…詳情>>
工信部、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奧維資訊近日聯合發布了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彩電業盤點數據。根據數據顯示,彩電企業面臨較大存貨壓力,預計今年彩電庫存將達500萬-600萬臺,高出正常庫存1.5倍水平。…詳情>>
業績虧損、利潤下滑、數百億投資上游液晶面板、多元化突圍,2010年上半年,對于國內本土家電企業來說,似乎是一個尷尬命運中的拐點。幾乎無一例外,從今年一季度開始,國內彩電巨頭銷售增幅放緩,毛利率下降,庫存增加。以至于有家電業觀察人士疾呼:中國本土家電企業遭遇了生死劫?…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