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彩電企業長期堅持還價值于消費者的策略
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平板市場國內彩電品牌在經過了長達一年的沉寂之后再次爆發出市場主導者的活力。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十一期間以至整個08財年上半年,國內彩電企業在產品銷量、利潤額等關鍵經營數據上均出現超過一倍以上的增長,其增長幅度不僅超越了去年同期水平,更是位于此前一直占據市場主動地位的外資品牌的增長速度之上。
相對國內彩電企業在黃金周期間推出的種種優惠活動、降價措施、差異化的新產品,08年的十一長假洋品牌的光環黯淡了許多。十一期間外資彩電企業一改此前長達18個月的產品價格攻勢,居然出現了集體沉默。帶有后奧運光環的08年唯一一個七天長假果真對外資企業沒有吸引力嗎?
TCL L52M71F液晶電視
事實當讓不是如此。分析認為,經過了早期的品質性能戰和最近的價格戰,洋品牌已經面臨著市場戰略上的尷尬:接下來是繼續進行價格戰,還是回到自己以往的高端定位主打性能戰,一時間成為了洋品牌彩電廠商難以抉擇的問題。
在國內平板市場普及的進五年進程中,國內彩電企業的戰略一直立足于“讓更多的人欣賞高清平板電視”,讓“電視機能帶給消費者更多的應用價值和生活快樂”。本著這樣的戰略選擇,國內彩電企業每逢上游原材料和配件產品出現價格下調之時就會率先降價,已實現產品的加速普及。
在05年的平板大規模減價過程中,國內彩電企業的平均降幅超過了50%。這一舉措將32英寸主流尺寸的價格區間徹底帶入萬元以內,37寸普及產品價格也跌至萬元左右。產品價格突破萬元心理價位,使得平板產品在國內一線城市市場開始規模性普及。同時,CRT電視開始退出一級城市市場。
清華同方47B72液晶電視
今年(08年)十一前,受制于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和平板產品面板資源產能的迅速提升,平板電視上游材料價格再次出現波動。部分大尺寸面板價格跌幅驚人。以上游面板材料價格下跌為契機,國內彩電企業再次在十一期間發起大規模的降價讓利活動,并獲得了絕大部分消費者的認可。國內彩電企業在十一期間的促銷規模遠遠超越了外資品牌。
不僅僅是價格策略上,國內彩電企業以產品普及為己任。在新產品、新技術開發上,國內彩電企業更是走在了行業前列。
從早期的創維六基色電視、海爾流媒體電視、海信可打印電視、康佳雙120HZ電視、廈華全尺寸線全高清戰略和微晶六核電視,到目前的創維酷開電視、長虹TV2.0、TCL自然光和高清攝像電視、廈華HQV影院影像電視、海信LED電視,國內彩電企業一直在平板產品的創新應用中擔當領導者角色。并致力于用更低的價格將這些新技術推向消費市場。這些差異化的產品也成為了助推國內彩電企業產品走紅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