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和松下,決然不會再度上演2005年中國北京第八屆科博會上叫板“液晶和等離子誰將主導平板市場”那一幕。眼下,這對老冤家業已成為日系兩大液晶陣營的首領:2008年2月26日,索尼和夏普確定合建第10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令原本局勢復雜的日系液晶競爭格局,明顯地形成以夏普為核心的“東芝-夏普-索尼-先鋒”派系和以松下為核心的“松下-日立-佳能”派系。
上周四,本報記者采寫了《松下等離子電視:王者路上亦有隱憂》一文,深入剖析了松下等離子的戰略演變,而此期,本報記者將目光鎖定夏普的液晶戰略,以此展現這個一向低調的企業,正在通過聯手東芝、索尼,力推超薄液晶,在液晶產業掀起巨大風浪。
2006年痛別市場絕對領先的歷史之后,夏普液晶在2007年又告別了“孤軍奮戰”,先后結盟先鋒、東芝,并在2008年年初,通過與索尼的大手筆合建第10代生產線,強力地鞏固了以夏普為核心的“夏普-東芝-索尼-先鋒”陣營。而對于夏普而言,這場整合的勢在必行,不僅體現在全球液晶面板業合縱連橫的大勢所趨,而且更深層地表現在“命系液晶”的夏普液晶業績良好背后的隱憂——增速緩慢。 夏普今年2月初公布的2007財年第三季度的業績顯示,其液晶業務的營業利益率在3%左右,低于前一年度的5%營業利益率。同時,夏普液晶電視的年度增速亦不容樂觀,競爭對手的市場增長速度,已把夏普遠遠拋在了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