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行業走勢
誕生于1964的等離子技術雖然有著幾十年的歷史,但是真正形成產業還要從1993年富士通制造出第一臺具有實用價值的等離子機型算起。在90年代中期和末期,整個平板產業并沒有出現爆發式的增長,這個情況直到20世紀初才開始有了明顯的改變。我們不妨先看看近幾年來全球平板電視出貨量走勢,以及等離子的出貨量走勢。
2002年全球等離子電視的年產量為50萬臺,2003年增為123萬臺,增長了約2.5倍。而同時期,2002年全球銷售平板電視銷量約為200萬臺,2003年全球平板電視銷量520萬臺。
到了2004年,全球的平板電視總出貨量又有了大幅增長。總出貨量突破1200萬臺大關。其中液晶電視銷量達到890萬臺,而等離子電視的銷量達320萬臺。等離子所占的比例達到26%,
2005年,全球平板電視出貨量再次翻番,達到約2400萬臺的規模,較2004年呈現倍數增長。其中全球等離子電視出貨量較上2004年實現60%的增長,達到500萬臺。液晶電視的銷量也實現大幅提升,達到了1900萬臺的規模。至此,等離子所占比例達到了20%,比2004年出現大幅度回落。
2006年全球平板電視銷量將達4500萬臺,比上年增長60%,其中液晶電視銷量將達3500萬臺,等離子電視銷量將達1000萬臺。等離子的增幅超過液晶,翻了整整一番。
到了2007年,全球平板電視出貨量再破新高。其中液晶電視出貨量突破8000萬臺,而等離子的銷量增長卻出現了大幅下降,只達到1200萬臺的出貨量,相對于液晶的無限風光,可以說這一年是等離子業慘敗的一年。
再看去年,也就是2008年,全球等離子面板第一季度出貨超過350萬片,第二季度出貨量也達到350萬片。均比07年同期實現大幅度提升。不過到了年底盤點的時候,全球等離子也才實現1500萬片的出貨量,相比于總出貨量過億臺的液晶產業,顯得非常慘淡。
2002-2008等離子和液晶出貨比例趨勢
2002-2008等離子、液晶出貨量增長趨勢
通過對最近幾年等離子全球出貨量的總結,我們不難發現自2006年之后,等離子電視的市場占有率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從06年到07年,等離子電視全球出貨量僅增長了200萬臺,和液晶電視的年增幅1600萬臺增幅相比,實現顯得有些寒酸。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等離子市場占有率在最近幾年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趨勢呢?為什么同樣誕生于20世紀中葉的液晶技術卻能在21世紀之初獲得巨大的發展呢?下面我們將對等離子最近幾年面臨的難題進行簡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