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海畢業于清華大學,碩士學位,歷任北京清華人工環境工程公司經理、深圳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現任同方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
時間:2009年4月10日
地點:北京清華同方科技廣場
人物:同方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 王良海
中國電子報副總編輯 王建中
國際金融危機下小尺寸液晶走俏
王建中: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消費電子產品出口造成了較大影響,國內消費電子市場的需求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很多企業都在減產和裁員。你認為國際金融危機讓消費電子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
王良海:國際金融危機對全球消費電子市場需求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整個市場的需求量在下降,老百姓的購買意愿變得比較謹慎。市場需求的變化已經在大企業身上表現出來,原來三星、夏普等企業根本不會考慮小尺寸液晶電視市場,因為小尺寸液晶電視利潤相對較薄,這一市場一般都被中國品牌所占據。但現在三星、夏普等企業也開始生產22英寸、26英寸的液晶電視,從出貨量來看,它們正在向小尺寸方向轉變。這說明高端液晶電視市場需求下降后,它們又開始搶占中低端市場,因為國際金融危機使消費者減少了對大尺寸液晶電視的需求,而小尺寸產品相對較受歡迎。
三星、夏普等大企業的變化對中國彩電出口企業影響較大,如同方這樣的企業,除了在個別國家和地區做自有品牌外,OEM(代工)是出口的主要方式,而大部分OEM產品也都是以滿足中低端市場需求為主的。就我個人判斷,目前中低端產品市場需求并沒有下降,只是與以前相比產品價格下降得很厲害,這壓低了制造商和供應商的利潤空間。以同方為例,去年第四季度感覺一下子沒有訂單了,但春節之后我們的訂單量又回升了,但這些訂單與原來的訂單有很大區別,在要求價格比原來的要低。
海外市場的銷售渠道是多樣的,既有家樂福、沃爾瑪等大型超市,也有像中國個體戶一樣的家電專營店,但現在大部分銷售都集中到超市這一渠道上了。因為超市銷售量比較大,可以給消費者更多的價格優惠,只要有2%~3%的利潤,它們就可以做。國際金融危機下的消費者當然更愿意在超市購買家電。
從以上分析來看,國際金融危機對液晶電視市場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產品向中小尺寸轉移,價格更低,但市場需求量并沒有減少;二是銷售渠道向超市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