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大屏顯示行業的未來發展,林總認為整個產業正在進入一個多種技術紛爭的變革時代。如何把握多種技術方向、多種客戶需求,是創凱必須面對的行業挑戰。
國內大屏幕顯示市場傳統的產品和DLP背投拼接墻和邊緣融合產品。DLP拼接墻依然是市場主流,但是已經遭到多種技術的額挑戰。邊緣融合技術則具有綜合性價比最高、可以滿足異性顯示屏幕顯示的卓越優勢,但是在全天候24小時開機方面比較欠缺。
LED大屏幕和液晶拼接墻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新型顯示技術。LED產業的特點是技術進步迅速,價格下降更為迅速。一方面,LED顯示屏的點距在逐漸縮短,這為LED顯示由傳統戶外顯示為主,進入室內顯示、戶外顯示并重的市場格局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快速下降的價格,比如09年的價格和08年比已經有50%的差價:快速下降的價格促進了LED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大。
液晶拼接墻方面,產品的優勢則顯而易見,未來在監控室市場取得支配地位已經毫無懸念。但是在一些高端市場,“金融、電力、鐵路”的調度室等應用還主要看客戶的接受程度。林總指出,如果客戶對液晶拼接墻接受比較快,液晶顯示技術進步速度再跟上,短期內取代DLP拼接墻的市場地位還是非常有可能的。
林總認為,不同顯示技術的混亂競爭為整個大屏幕產業提供了巨大的機會。競爭之下應用形式的拓展、應用成本的下降將會促使大屏幕顯示市場“越發的活躍、越發的壯大”,也給創凱打來了巨大的市場應用機會。林總表示,與顯示屏幕產業不同,圖像處理器市場具有基礎技術的很好的通用性,同時入門門檻也比較高,“國內處理器廠商遠少于屏幕廠商,新型技術類型的顯示市場更是這樣”。林總認為這是創凱進一步發展的巨大機會。
大屏幕顯示產業面臨的變革不僅是來自不同顯示技術體系的競爭導致的市場“差異”,更包括大屏幕顯示客戶需求的變化。林總告訴我們上面提到的3D邊緣融合是一個應用趨勢,除此之外技術上高清化、網絡化也是重要的發展趨勢。一方面,創凱必須適應不同顯示技術的應用對處理器提出的各種不同要求,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研發上面對3D、高清、網絡化這樣的未來發展趨勢。
林總告訴我們,近年來國內大屏幕顯示工程具有不斷向大型化發展的趨勢。創凱自己的應用項目就已經包括了很多個擁有六七十塊屏幕、四五十塊屏幕的應用案例。其中一個屏幕數量達到72塊的應用工程幾乎是國內大屏幕拼接墻“之最”。
工程越來越大對處理器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一方面要驅動的屏幕顯著增長,另一方面接入的信號數量也顯著增長。此外,近年來高清信號和全高清信號也在顯著增加:安防、指揮調度、會議、影院博物館展館展示等應用中高清信號已經成為未來的趨勢。這些方面都對整個處理器系統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林總告訴我們,處理器產品網絡化的趨勢本質就是通過分布式的聯網系統解決系統處理能力和總線帶寬的瓶頸問題。但是,網絡化的方案現在還不成熟,一是網絡信號傳輸對編解碼和壓縮效率的要求更高,此外一些同步異步控制問題也比較嚴重。未來一段時間,網絡化產品的實際應用很難做起來,“但是這是重要的前沿方向”。
對于林總看來,針對眼下的客戶需求,解決好高清和更多信號輸入問題是處理器市場近一兩年的主要趨勢。這方面創凱已經擁有了足夠的技術儲備,即將在明年年初推出一款全新系列的產品,能夠做到72路全高清信號的實時交換處理,“滿足更大系統、更多全高清信號輸入的高端客戶的需求”。
在研發上,林總特別強調要有創新和突破性:“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做別人很難做的事情”。針對創凱產品的安全穩定性,以及未來企業進一步法發展壯大的要求,09年創凱做出了進行產品“3C”認證的決定。
林總表示,3C認證時國家強制性的安全檢測,嚴格來講沒有這個認證的電子產品都是“非法”的。但是,大屏幕處理器行業一直在這一點上不夠規范。在做3C認證的時候,創凱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沒有標準”。林總告訴我們,大屏幕處理器市場太邊緣化、市場很小,國家這方面沒有相關的“認證標準”。以前一些X86架構的處理器廠商的產品都是通過PC口,按照普通電腦進行的3C認證。
面對這樣的難題,創凱這個第一個吃“大屏幕處理器3C認證螃蟹”的人必須多做些功課:“受深圳市有關部門委托,創凱擔負起了起草大屏幕處理器3C‘標準’的重任,并最后被采用”。
“迎難而上是高技術出身的人最優良的品質,也是創凱的血統”,林總表示,許多時候產品研發需要“創造條件上”,而不是等條件成熟了再上。像創凱的3C認證、LED大屏幕拼接處理器、3D邊緣融合處理器、72路信號全高清處理器等產品都走在了市場的前面,客戶需求的前面,也走在了整個行業的前面。
后記:一個企業成長必須有一種精神的支持。尤其是對于中小型企業,這種精神決定了企業的自律能力、員工的自律能力、企業這個機器運行的準確程度。創凱電子迅速發展的經驗無疑是得益于一種重視客戶需求、重視研發、重視腳踏實地,又擁有“不懼困難”的創新力的企業精神和企業哲學,這也是創凱值得我們尊重和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