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下鄉即對農民購買家電下鄉產品給予財政補貼的政策。主要內容是,順應農民消費升級的新趨勢,運用財政、貿易政策,引導和組織工商聯手,開發、生產適合農村消費特點、性能可靠、質量保證、物美價廉的家電產品,并提供滿足農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務;對農民購買納入補貼范圍的家電產品給予一定比例(13%)的財政補貼,以激活農民購買能力,擴大農村消費,促進內需和外需協調發展。
2007年12月,山東、河南、四川3省進行了財政補貼家電下鄉產品試點工作,對3省農民購買彩電、冰箱、手機3類產品,比照出口退稅率,給予銷售價格13%的財政補貼,已達到拉動農村消費,抱住農民改善生活質量,減少貿易順差、促進家電行業健康發展的目標。
2008年以后,家電下鄉試點逐漸增多,擴大到全國范圍,同時家電下鄉產品品種也逐步增加,目前已有包括電視機、洗衣機、冰箱(冰柜)、手機、空調、電腦、熱水器、微波爐、電磁爐、電動自行車等類產品。
在家電下鄉政策初期,根據農民消費水平和消費需求,家電下鄉產品的最高限價分別為:彩電單價不超過2000元;電冰箱(含冷柜)單價不超過2500元;手機單價不超過1000元;洗衣機單價不超過2000元。各型號產品的最高終端零售價不得高于產品中標價格。2009年12月25日,家電下鄉產品限價提高,彩電最高限價由原來的2500提高至7000元。
家電下鄉對我國的彩電行業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在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的局面下,家電行業出口下降,國內家電企業曾一度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但家電下鄉政策的及時實施,迅速使中國農村家電市場熱了起來,國產品牌則通過家電下鄉的帶動,有效緩解出口所帶來的壓力,實現2009年品牌規模的高速增長。
據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12月12日,家電下鄉企業累計發貨金額1435.6億元,預計全年銷售額可達1500億元,超出年初政策1000億元消費額的預期,截至2009年12月15日,國家已經累計發放補貼資金62.9億元。
另據統計,2009年家電下鄉彩電銷售,國產品牌銷售量占比達99%,創維、康佳、長虹、海信、TCL、海爾六大品牌占比達96%。家電下鄉政策的實施,在刺激農村消費者需求、提高農民生活品質的同時,帶動家電行業在2009年強勁復蘇,國內彩電企業更是抓住家電下鄉的機會,積極開拓農村市場,帶動企業銷售規模不斷增長、盈利水平得到提升。
相比2009年的逆市飄紅,2010年的彩電市場不盡如意,城市平板市場增速放緩、庫存問題、面板降價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彩電廠商,但由家電下鄉打開的廣大農村市場也給我國本土彩電廠商帶來的新的機遇,同時2010年家電下鄉的規模和銷售額也均超過了往年。
據商務部2011年1月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家電下鄉產品累計銷售7718萬臺,實現銷售額173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倍和1.7倍。數據顯示,家電下鄉產品中彩電的銷售額據第二位,為488.5億元。2010年12月當月,我國家電下鄉產品銷售990.1萬臺,實現銷售額229.4億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8%和109%,雙創全年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