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在歐美債務危機、產品技術升級等不利因素的沖擊下,我國家電企業的出口已提前遭遇‘倒春寒’了。”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秘書長羅百輝告訴記者。
家電業這波“寒流”波及范圍之廣,令幾乎所有的家電企業未能幸免。行業巨頭之一的美的集團從去年底開始大規模裁員,為其“瘦身”和戰略轉型鋪路;而一向好強的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也表達了“寧愿減薪也不裁員”的意向。這一方面讓外界看到了龍頭企業對“寒冬”的及時應對,但同時也對家電行業未來嚴峻的形勢增加了擔憂。
嚴冬來襲
相關的統計數據精確反映了家電業的境況。海關總署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我國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332.1億美元,下降3.5%,這是自2009年12月以來外貿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
事實上,家電產品的出口增速放緩,甚至出現下滑的情況,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經有所顯現。統計數據顯示,到去年11月份,洗衣機的出口增長幅度已從前三季度的近20%下滑到11.3%,空調出口從前三季度30%以上的高速增長大幅下滑到-17.2%,其中出口量居前四位的格力、美的、海爾和志高,總體出口同比下滑50%以上。黑電方面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來自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和奧維咨詢的數據顯示,去年彩電行業的出口額和出口總量均大幅下滑,前三季度的增幅為-5.3%,到12月份更是達到-14.7%。
在此情形下,一些外貿出口企業紛紛降低出口預期。
“預計今年出口業務只有15%左右的增長,遠低于此前的水平。”深圳艾美特電器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蔡正富告訴中國商報記者:“這還是因為我們的市場在歐美比較少,多集中在日韓市場,相比其他企業,受歐美債務危機影響要小很多。”
格蘭仕集團副總裁陸驥烈也對外界表示:“今年整個出口態勢將不夠好!”
外需下滑,內需情況又如何呢?
春節前期是家電促銷旺季,盡管各家電企業使出渾身解數促銷,但結果、效果都無法與往年相比。
“開年業績與我們此前的預期有一定的差距,空調銷售出現了下滑。”海信科龍廣州公司總經理黃新華告訴記者。海爾廣州工貿總經理王曉強也表示:“從去年12月開始就投入大量資源應對一連串的促銷活動,銷售情況也僅與上年同期持平。”
創維近日發布的銷售數據顯示,1月份銷售電視機91.8萬臺,同比下跌16%。記者從中山華帝燃具了解到,雖然一二月是廚電銷售的淡季,往年同期單月銷售額仍可以達到1個億,但今年前兩個月的銷售額約為往年高峰的一半。格蘭仕一二月份的零售數據也有所下降。
從央視廣告招標也可以看出家電業的不景氣。去年的央視黃金資源廣告招標會上,家電業投放份額增長了30%,成為排名第二的行業。今年排名出現了下滑,跌到了第五位,投放份額由10.5%跌至9%,下跌了1.5%。
“今年上半年會比較難熬。
中山東菱威力電器有限公司總裁劉亮則預計,今年內需總體增長相當有限,“即便有所增長,也是競爭性增長,部分企業的銷量、市場份額有所增長,勢必就有企業的銷量和市場份額被擠壓。”
家電企業的“裁員潮”、“高層變動”、“中小公司重組”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在2011年年底提前上演,旨在為2012年市場競爭卸下包袱。市場研究公司中怡康時代市場營銷總監彭煜告訴記者:“當前,國內家電企業面臨的主要壓力是2012年市場增長動力不足,在市場有效增長不足的情況下,成本控制、產能過剩、渠道擴張變革、電子商務、費用壓縮等各方面家電企業的壓力都會凸顯出來。”
那么影響家電業景氣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未來的家電業又將如何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