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Oled顯示技術在平板電視上的應用已經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隨著三星和LG8.5代線量產計劃的逐步推進,OLED電視機將很快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對比LCD液晶電視的普及速度,這種被稱做“終結者”的夢幻顯示技術,OLED彩電的普及效率將達到LCD產品的兩到三倍。
與LCD對CRT技術的替代效應一樣,OLED彩電產品的出現、普及必將給整個彩電業注入嶄新的活力,更會帶來巨大的挑戰。
LCD液晶電視對CRT的替代作用,在國內彩電市場集中表現為一系列中小品牌的消失,市場集中度的增強。例如,廈華,三洋這樣的的昔日CRT產業的一線巨頭,現在已經逐步淡出市場,更多的二線品牌早已消失。此外,LCD產品的普及還促進了國內彩電市場銷售額規模的增長,并促使IT代工產業進入彩電制造業。
不一而足。LCD對CRT產品替代過程中引起的產業巨變,會不會在OLED產品普及的過程中再次重演,民族彩電產業在OLED轉型的過程中究竟擁有怎樣的挑戰呢?
多家廠商已推出OLED彩電
美國阿拉斯加消費電子展(CES)歷來都被看做是全球消費電子產品技術革新的風向標。2012年,阿拉斯加消費電子展上,三星、LG兩家公司分別展示了55英寸OLED電視新品,并作出將在今年上市的承諾(此后的消息表明,二者有意于奧運倫敦奧運之前上市相關產品)。
雖然這不是OLED電視首次在國際上露面,更不是OLED技術第一次出現在消費電子展上,但是確實第一次大尺寸實用性產品的展示。尤其是三星和LG的特殊身份:分別是全球位列第一、第二位的彩電廠商,三星還是全球最大的手機用Amoled屏幕供應商;二者還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提供商、等離子電視面板提供商——這種彩電產業上下游角色上的特殊性和實力,使得三星、LG展出55寸OLED電視顯得更具“里程碑”意義。
除了三星和LG外,蘋果、索尼、松下等國際知名企業也有推出OLED電視的計劃。
據傳,蘋果公司將在今年或者明年推出首款智能電視產品。其中,三星OLED技術很可能成為其主要的產品方向之一(在蘋果的其他產品上,蘋果與三星有著緊密的合作關系,每年蘋果向三星的采購額達到100億美元以上)。不過也另有消息說,蘋果可能采用夏普4K液晶屏推出首款電視產品。
除了蘋果,索尼也將是三星OLED屏幕的主要買家。英文報紙《The Korea Times》引述三星主管報導,索尼想讓明年初就會上市的新Bravia 系列電視產品,采用三星的OLED 屏幕。在更早的時候,索尼曾經是三星液晶面板的重要投資者和采購者,雖然這種合作關系已經在2011年,隨著索尼的巨額虧損而結束,但是目前索尼還保持在面板和半導體器件上每年對三星50億美元的采購數額——三星索尼的商務伙伴關系依然未系。同時,巨虧之中的索尼,必然沒有實力自主投資OLED面板大尺寸項目。
另一家日本企業,松下則計劃自產OLED面板:日本媒體日刊工業新聞稱,松下Panasonic計劃投下200-300億日元用于2年內利用生產液晶面板的姬路工廠建立OLED面板的生產技術。預計,松下將采用6代線技術,而不是8.5代線技術量產OLED屏幕。這種技術可以滿足大尺寸和中小尺寸對顯示面板的需求,市場更靈活,同時產能也更小——這對于松下意味著更小的投資風險、更小的技術風險。不過即便如此,也有消息說,松下渴望引入投資伙伴共同開拓OLED項目。不過,松下目前的計劃是2015年量產——在時間節點上,這似乎有些偏晚。
此前,東芝和日立已經在OLED小尺寸面板方面展開了合作關系。聯想到東芝、日立、松下曾經在液晶面板上結成的戰術同盟,不禁令人對三者未來可能再次走在一起長生期望——事實上,日本政府方面的意愿是,日本的顯示器能夠聯合起來共同度過目前的虧損難關,并未與韓國和臺灣地區的面板企業競爭奠定好的開端。
作為全面面板業的另一支重要力量,臺灣地區的友達和奇美又有投資OLED面板的計劃——雖然目前消息不多,但是其投產應不會晚于韓國企業18-24個月。日本多家媒體于4月18日報導指出,Sony已與臺灣面板大廠友達進行協商,計劃攜手合作生產OLED電視,且雙方并考慮設立面板合資廠。大陸的液晶面板企業京東方也在醞釀一條5.5代oled生產線項目。
在國內彩電市場,主要本土品牌也有自己的OLED計劃。康佳集團表示,OLED畫質好、更薄,還有柔性,所以肯定是發展方向,但成本太高,是液晶電視的幾倍。TCL集團則認為,OLED最有可能在中小顯示領域成為原來TN、LCD的替代品。但它要在彩電領域替代LCD,至少還要五至八年,液晶還有十年產業周期。但是,TCL主導的華星光電已經計劃上馬一條4.5代OLED中試線。創維集團則估計,本土廠家最快四季度也會推出OLED產品:但是,明、后年還是推廣期,真正收獲期要兩年以后。據透露,創維已與華南理工大學在廣州合作制造小尺寸OLED屏,在中試階段,已小批量生產。
及由此來看,雖然一兩年內能夠提供OLED面板的企業只有三星和LG兩家,但是全球主要彩電企業已經都在謀劃OLED時代的戰略:中日韓三系品牌彩電企業占據全球彩電市場8成以上的銷量,中日韓(包含臺灣地區)是全球平板面板供應地,且主要企業都在計劃OLED項目。即便只計算三星、LG的產能,兩條8.5代線OLED面板如果順利量產,其最終產能也渴望達到全球彩電市場面板總需求量的15%左右——一個嶄新的OLED彩電時代已經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