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彩電的興起,不僅會考驗我國顯示產業的上游,同時也會給下游終端品牌廠商到來實實在在的市場壓力。
今年五月份,LG OLED電視即將在包括國內市場在內的全球市場正式登陸,同時三星OLED電視也會在倫敦奧運會前正式上市。傳聞中,索尼、蘋果公司也在計劃推出OLED電視。國內彩電企業也渴望在年底或者明年獲得部分韓國或者臺灣地區OLED面板的供應,進而推出OLED彩電產品。
按時間進度,2012年必然是OLED電視市場元年。OLED電視的到來,則會形成一種彩電升級熱潮:效果更好售價更高的OLED電視更適合高端消費家庭的差異化選擇,也能為電視廠商帶來更多的利潤。
但是,對于多數企業而言,初期的OLED市場還是一個“面子問題”。作為一線彩電企業,即便不能再第一時間推出OLED電視,也必須在“第二”時間上市類似產品。這與企業的品牌形象、科技形象、技術形象等息息相關,是企業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OLED電視的初期市場上,面板資源必然會稀缺:國內菜單企業或者拿不到足夠數量的產品,或者不得不以高價從LG、三星等競爭對手除獲得——這將顯著影響國內彩電企業OLED產品的競爭力。分析認為,LG、三星,甚至部分日系企業渴望通過OLED技術上的領先,在國內一二線城市市場和高端消費群體中再次提升市場份額、企業形象和盈利能力。
雖然,隨著OLED面板產能的擴展,國內彩電業的OLED面板采購能力會得到加強,OLED彩電也不會長期成為少數先進品牌的獨有產品,但是,這不意味著國內彩電企業面臨的OLED彩電轉型沖擊的結束。
OLED面板與LCD面板的重要差異在于沒有“背光源”,也就是沒有所謂的“后段模組工藝”。而投資后段模組工藝是國內彩電企業,在LCD時代增強盈利的重要舉措之一:幾乎所有品牌企業均有涉足。在后段模組上的投入,占據有國內彩電產業平板終端生產性投資的三分之一。但是,OLED電視采用自身發光技術,該技術的普及必然會使得“后段模組”這部分產能被淘汰。這將會在OLED電視的普及中后期,對國內彩電企業資產減值形成很大的壓力。
韓系OLED彩電產品的出現,與國內彩電產業在該領域積累不足不然會給國內彩電企業造成一些市場壓力。但是,這種壓力將是階段性和暫時的。只要國內彩電企業科學處理不同市場層面的關系:不同技術、不同消費能力、不同消費需求,本土彩電企業必然能夠順利的迎接新型的OLED顯示時代的到來。
尤其是在,國內行業同仁正在加強OLED產業布局,各地政府和中央政府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產業的重要性,提出了眾多支持意見和措施,并準備在財稅資金上進一步支持本土面板產業的趨勢下,OLED產品的出現將是一個本土顯示產業的巨大機遇:LCD液晶面板產業韓國等地領先的產能優勢已經形成,本土企業、后起之秀的競爭壓力很大;但是OLED是新興產業,各國都沒有成功的先例,即便日韓起步較早,相對液晶LCD而言我國本土企業與其主要對手的差距也更小。因此,OLED產業也該看作是本土顯示產業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一個機遇窗口。
目前,國內顯示產業在終端產品和LCD面板上都已經又有成熟的經驗,這些經驗必然能指導國內顯示產業在OLED時代不斷勝利前進。面對未來四五年內,OLED產業的快速興起和井噴期的到來,國內顯示產業不僅要做好迎接調整的準備,更要做好把我機遇的準備:迎難而上者,方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