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彩電市場平板產品的普及過程是從發達市場向發展中市場,最后到不發達市場的發展過程。就目前而言,欠發達地區平板電視對CRT電視的替代過程還沒有完成,還至少擁有半數的消費者保有的CRT電視,并等待替換。同時,平板早期市場上銷售的產品也面臨淘汰的可能:屏幕尺寸小、分辨率低、后臺功能欠缺、以及畫質處理技術落后等都是消費者更新早期平板產品的理由。因此,新興經濟體和新興彩電產品,將成為國內彩電產業進一步發展必須關注的市場。
深圳海關統計數據,2012年上半年,深圳彩電對美國出口增長迅速,同比增長51.3%,達到122.5萬臺;對歐盟出口量為106.2萬臺,同比微降0.69個百分點。對美國市場和歐盟市場出口量合計占深圳彩電出口總量的39.6%。新興市場表現搶眼。深圳對俄羅斯彩電出口增長迅猛,出口量為71.8萬臺,同比激增2.7倍;對拉丁美洲出口量為59.5萬臺,同比增長19.3%。作為國內彩電出口的第一重鎮,深圳的數據頗具代表性。
拉美、俄國等地區彩電出口市場的強勁表現,與出口彩電產品價格下降有重大關系:這些新興經濟體、金磚國家和欠發達地區是“價格敏感性市場”的代表。2012年上半年,國內出口彩電的單價明顯下跌,5月的出口均價由2011年的242美元/臺降至192美元/臺,下降20.7%。價格下降提升了產品競爭力,更開發了低收入群體的購買意愿。
從結構上看,據海關統計,2012年上半年我國彩電出口量為2829.8萬臺,其中陰極射線顯像管彩電(CRT)出口繼續下滑近四成,平板液晶電視則同比增長11%。據統計,2012年上半年平板電視占彩電出口比重為88%,比2011年同期(80.4%)提高了7.6個百分點,未來這一數字將繼續提升。數據顯示出液晶平板電視對傳統CRT電視的替代作用還在繼續。CRT產品依然保有市場的理由無外乎價格低廉,單價約62.7美元/臺,遠低于液晶產品的210美元。但是未來隨著液晶價格的進一步走低,CRT逐漸退出市場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這將為國內彩電產業創造新的出口機遇。
此外,在全球市場已經形成對未來智能電視大發展的共識。三星、海信等企業已經提出智能電視占比50%以上的市場結構目標。而且,2012年LED光源取代傳統光源產品的過程將在液晶電視領域進入尾聲。這些新的產品變化正在早就新的市場需求。
以我國彩電出口的前三大市場北美、亞洲和歐洲市場為例,三者同時也是智能手機和PC產品的主要銷售市場。這些市場的消費者可能因為智能彩電等新產品的出現選擇提前更換新電視;同時聯想等PC血統企業也認為,智能電視將使得彩電平均在用壽命縮短——這等于為全球彩電市場的擴張提供了新的空間。
Pjtime.com分析認為:新型彩電市場的發展將是國內彩電企業的重大機遇。這就如同智能手機改變手機產業格局一樣,未來智能電視的發展將成為國內彩電企業拓展全球市場的一個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