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創新“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在政法公安領域的實踐運用,今年以來江蘇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廳決定在“網格+警格”示范點建設的基礎上,用兩年時間組織開展“平安前哨”工程建設,夯實安全穩定基礎工作,加快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努力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江蘇。日前,就這一話題,記者采訪了江蘇省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朱光遠。
1、10月19日,江蘇省委政法委和省公安廳在南通召開了全省 “平安前哨”工程建設現場部署會,請問什么是“平安前哨”工程?
答 平安,是社會治理的鮮明價值取向,是“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的根本追求,是“網格+警格”建設的共同使命,更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前哨,是社會治理的一線關口,是“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的前沿陣地,是“網格+警格”建設的本質特征。“平安前哨”孕育于基層基礎工作,發展于“網格+警格”探索實踐。組織開展“平安前哨”工程建設是江蘇在落實中央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一項有益探索和實踐。
我們力爭通過2年時間的建設發展,把“平安前哨”工程打造成為政法公安機關堅持和完善“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的關鍵內容、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強大引擎、深化“網格+警格”融合聯動的主要抓手,從源頭上提升全省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特別是系統性風險能力,從基礎上提高全省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從根本上筑牢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全力打造體現江蘇創新社會治理能力水平的金字招牌。
2、江蘇為什么要開展“平安前哨”工程建設?
答 開展“平安前哨”工程建設,主要基于四點考慮:
第一、這是推動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突破口。政法公安機關在基層社會治理中肩負重要職責,在長期探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這次開展的“平安前哨”工程,是江蘇政法公安機關系統規劃、全面落實中央政法委和省委省政府、公安部最新要求的重要舉措,是牽引推動整個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突破口。
第二、這是創新落實“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機制要求的主載體。今年7月,省委印發了《關于堅持和完善“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加快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的意見》,要求打造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金字招牌”,為完成好“中國之治”江蘇答卷提供堅強保障。政法公安機關融入落實“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的重要載體和形式,就是全面抓好“平安前哨”工程建設。
第三、這是提升安全穩定工作能力的強支撐。防范重大風險、維護平安穩定的陣地在基層、在一線、在網格,關鍵在抓早、抓小、抓源頭。“平安前哨”工程建設,就是更加注重運用大數據來智能監測、精準制導,更加注重前移防范關口來敏銳反應、發現風險,更加注重融合各種資源力量到網格來解決問題、消除隱患,這些都是實現平安穩定的最有力支撐。
第四、這是推進“網格+警格”融合實踐的新發展。“平安前哨”工程來源于“網格+警格”融合建設實踐,但又有別于傳統的警網融合,它的目標定位更高、組織體系更優、主體作用更實、支撐保障更強,是“網格+警格”融合建設的升級版。
3、這次在全省政法公安機關推開的“平安前哨”工程,它的核心內涵是什么?
答 平安前哨”工程的核心點是更加聚焦平安穩定、聚力基層基礎、聚合網格警格、聚攏各方力量,筑牢最堅強、最有力的平安前線;關鍵點是以“全周期理念”進行體系化設計,把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網格工作站和公安大數據指揮服務中心、派出所綜合指揮室、社區警務室有效連通起來;落腳點是以“網格警格”為陣地強化源頭治理,用網格“小平安”構建全省“大平安”;著力點是以“大數據理念”強化賦能賦智,用現代科技手段精準指引網格長、社區民警和網格員干什么、怎么干。
4、作為加快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的一項創新舉措,江蘇政法公安機關將如何組織推進“平安前哨”工程?
答 今年以來,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廳成立工作專班,在深入調研、實踐論證和試點培育的基礎上,決定在總結推廣以南通等地先進做法基礎上,組織實施以“平安前哨”工程為標志的新一輪的“網格+警格”融合建設,并聯合制定下發 “平安前哨”工程建設“1+3”的總體意見和專項方案,結合落實“三官一律”進網格、當好平安穩定“八大員”等任務要求,對在全省政法公安機關組織推進“平安前哨”工程作出全面部署。
在總體要求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公安部關于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深化平安建設系列部署要求,深入落實“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聚力推進網格警格指揮體系、責任體系、力量體系、保障體系融合建設,著力將網格打造成感知風險的第一觸角、化解矛盾的第一陣地、守護安全的第一防線、服務群眾的第一窗口,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征、江蘇特點的基層社會治理之路。
在主要任務上,以精心打造“平安網格”、“服務網格”、“智慧網格”為載體,進一步延伸風險感知觸角,強化風險聯動處置,夯實平安穩定根基;依托“平安前哨”指揮室、工作站,加強服務資源整合,構建網格力量全進入、群眾需求全收集、服務過程全評價的服務機制;在智慧城市、數字政府和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的總體框架下,瞄準賦能精準化、業務可視化、工作融合化方向,重點強化“微單元”智慧建設,推動“城市大腦”與“網格微腦”良性互動。
在實施步驟上,分三步走組織推進“平安前哨”工程建設。一是到2020年底,在全省范圍部署到位、啟動建設,培育選樹一批“平安前哨”示范點,大膽探索創新,率先推動“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落地落實,形成一批“平安前哨”建設示范。二是2021年作為集中攻堅年,聚焦重點任務,全力攻堅落實,推動“平安前哨”建設全覆蓋、全建成,構建形成“力量沉得下、隱患即發現、問題能解決、風險防得住”的工作格局,進一步拓展“平安前哨”內涵外延。三是2022年作為優質提升年,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基本形成同省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和城鄉基層治理體系相適應的“網格+警格”融合聯動格局,切實推動“網格+”聚力于平安穩定良好局面的出現,真正打造出“平安前哨”工程金字招牌。
5、通過組織推進“平安前哨”工程,將要實現怎樣的社會效果?
答 通過組織推進“平安前哨”工程,把“網格+警格”作為維護平安穩定的最前沿工作陣地,將進一步推動資源向前端集成、力量向前端下沉、觸角向前端延伸,實現“網中訴求有回應、問題能解決、隱患即消除、風險防得住”的良好效果,形成“平安更牢、基礎更實、服務更優、秩序更好”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為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江蘇做出應有貢獻。來源:法治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