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電視導入期
前言:當前,液晶電視的流行旋風吹遍大江南北,不僅將同為平板電視的等離子逼入冷宮,而且也將CRT電視打得節節敗退。于是國內一些廠商拋出了CRT即將退市的言論,而外資品牌力捧液晶退出CRT市場的行為更是增添了這種言論的可信性。誠然,目前一線大城市的電器賣場,無論是國美還是蘇寧,平板電視已經成為一個消費主流。但是,即便如此,說CRT電視要退市多少還有點牽強。本文中,我們將從CRT電視的發展歷史說起,反駁CRT即將退市的言論。
一、 回顧——CRT電視的發展歷史
從我國第一臺黑白電視的誕生到現在第二代超薄CRT彩電的出現,CRT電視產業先后經歷了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在技術上也實現著從黑白到彩色,從模擬到數字,從球面到平面的創新轉變?梢哉fCRT市場的孕育過程非常完整,遵循著產品的生命周期軌跡。
1、CRT電視導入期(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初期)
1958年我國第一臺黑白電視機(北京牌14英寸CRT電視)在天津712廠誕生。這臺電視機的部分元件是由蘇聯研制的,不過當時我國電視機研制技術與日本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上。
1970年12月26日,我國第一臺彩色電視機在同一地點誕生,從此拉開了我國彩電業生產的序幕。不過,70年代我國彩電業發展緩慢,彩色顯像管等主要部件仍需從國外進口,再加上計劃經濟的影響,使得我國彩電業在生產規模、產量、產品性能和產品質量上都逐漸落后于日本,而且差距越來越大。
1978年,國家批準從國外引進第一條彩電生產線,架設在原上海電視機廠即現在的上廣電集團,并于1982年竣工投產。這標志著我國彩電業的生產擺脫了自行摸索的階段,搭上了承載先進技術的快速列車。
不久,國內第一個彩管廠咸陽彩虹廠成立,改變了我國彩電主要元件依賴進口的局面,使得彩電業的發展逐漸形成規模。這期間,全國引進大大小小的彩電生產線100多條,熊貓、金星、牡丹、飛躍等國產品牌紛紛涌現。
1985年我國電視機產量已達1663萬臺,超過了美國,僅次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電視機生產國。這期間國產品牌無論是技術還是規模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僅長虹的產量就已達到單班日產1500臺。但是由于我國電視機市場受結構、價格、消費能力等條件的限制,電視機普及率還很低,城鄉每百戶擁有電視機量分別只有17.2臺和0.8臺。
1987年,我國電視機產量已達1934萬臺,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電視機生產國。這一地位一直保持至今。
在導入期,CRT電視經歷了從無到有,從黑白的彩色的發展歷程,并選擇了引進生產線的發展捷徑。在電視機主要元件改變了大量依賴進口的局面后,我國掌握了CRT電視生產的主動權,各家國產品牌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出來。在產量方面先后超過美國和日本,躍居世界最大的電視機生產國?梢哉f,在生產方面,國產CRT電視產業順利的度過了導入期,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面臨的是CRT電視的普及及進一步發展的問題,而這正是成長期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