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場:CRT電視的銷量連年下滑
2007年國內CRT電視銷量為2707萬臺,較2006年下降11%;銷售額392億元,下降17%。具體來說,2007年上半年CRT電視的銷售量下降了7%。在國內一級市場,CRT電視的銷售占比已不足15%。2007年第三季度CRT同比更是出現了18%的大幅下跌。
2、產品:弱勢地位催生超薄概念
超薄CRT電視上市后不久,便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據《中國彩電研究藍皮書》數據顯示,2006年中,超薄CRT電視全年銷量220萬臺,增長了6倍多,占整體彩電市場近87%;液晶電視市場增長率為200%,銷量達到380萬臺,占總體彩電市場的10.6%。2007年超薄CRT電視的增長依然強勁, 上半年銷量238萬臺, 增長了近2倍,并已超過2006年全年銷量,占到CRT電視17%的比重。
3、價格:CRT電視價格平易近人
據了解,19、26、32、42、46英寸的液晶電視市場均價分別在2000元、3000元、4500元、8000元、14000元左右,而目前21、25、29、32英寸的CRT價格只有1000元、1800元、2200元、3600元左右,其中21英寸的超薄CRT最低已經賣到了800元。由此可見CRT電視的價格更平易近人。
4、品牌:外資廠商紛紛退出CRT電視市場
由于CRT電視銷量持續下滑,并且受到平板電視整體市場的打壓,目前中國市場上的外資品牌基本退出了CRT電視領域。目前只有三洋還堅持在二、三級城市銷售CRT電視。而索尼、三星、夏普等傳統電視機廠商因為擁有完善的上游產業資源,已經把精力投向了平板電視的生產和銷售。LG也在2006年初停止生產CRT電視。
5、渠道:CRT彩電在二、三級市場及農村市場大有作為
目前,在一線市場CRT電視的銷量和平板電視持平或略遜于平板電視,而在二、三級市場則是CRT電視的天下。各主流品牌在二、三級市場的渠道分布密集而且結構完整,使得CRT電視在二、三級市場的銷售十分順暢。而CRT電視銷量的貢獻者也主要是二、三級市場。
在廣闊的農村市場,電視面臨的不是好與不好的問題,而仍停留在有與無的差別上。所以價格低廉的CRT電視在農村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不少廠商的渠道網都在向農村各地滲透。
6、推廣:液晶廣告滿天飛,CRT廣告很少見
如今在宣傳效果最佳的央視或地方電視臺上已經看不見CRT電視廣告的身影了,而新品液晶電視的廣告比比皆是。在報紙雜志也很難見到關于CRT電視新品的介紹。在新興的互聯網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家電網站,上面關于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的評測與介紹不計其數,但是關于CRT電視的信息卻少的可憐。在一級城市的3C家電賣場或大型超市,液晶電視被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CRT電視均被安放在角落里。種種跡象表明,廠商已經戰略宣傳重點放到了液晶電視領域,CRT電視時代似乎已經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