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遭遇多年來的首次虧損,卻未影響到眾多日資企業對全球消費電子領域的投入信心。在行業資深觀察家于清教看來,外資企業的業績下滑只是暫時的,我們應該看到,他們在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之后,積累了應對不同市場環境和經濟發展狀況的市場操作經驗。這些經驗足以讓他們可以安全應對這一輪經濟危機。于清教指出,這些日企有望利用這輪形勢對中國、非洲等新興市場展開新的布局。
記者注意到,伴隨著一大批外資企業紛紛發布虧損預告,相關企業還出臺了一系列應對虧損與業績下滑的措施。因家電業務受價格下跌影響較大、且銷量減少,松下將關閉馬來西亞及菲律賓制造電池的廠房。同時,隨著松下將三洋電機納入旗下,其還將在新年度加大對鋰離子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環保產品的投入。NEC則對外宣布,將在2010年3月底前裁員兩萬余人。
日本一家電器制造商的高層向記者感嘆,現階段在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已經“無法單打獨斗”,必須要開展“抱團合作共同取暖”的新策略。記者了解到,東芝與NEC已在日本國內就雙方業務的合作進行洽談,富士通公司不排除會加入其中。顯然,在這一輪危機中,一些日本大型電器制造企業將掀起新一輪的整合與重組大幕,最終結果則是在全球產生更大的電器巨頭,更好的應對來自各個地區經濟變化的沖擊。
一位歐洲某電器制造商負責人向媒體私下透露,盡管在中國遭遇了多年的業績虧損,但今年企業卻選擇向歐洲總部申請加大對中國市場的宣傳投放量,選擇最佳時機獲得更大產出。
日本JARN雜志社長何繼承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有計劃裁員、相關業務重組與加大對新興市場投入是眾多日本企業應對經濟和市場下滑的主要手段。這是日本企業在多年來的市場中積累出來的經驗。外界并不能孤立地看待日本企業的虧損與業績下滑,實際上包括裁員、關停海外工廠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在有計劃地實施,最終是保證企業的發展正常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