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分析目前在軌道交通行業處在試驗階段,雖然目前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智能視頻業務的系統,主要有兩類:前端分析預處理和后端統一智能分析;但是在中國現階段面臨是軌道交通壓力大,繁忙的站臺/通道上一些新興的智能視頻分析——如遺留物檢測,能夠起到預期的作用微乎其微,極端情況甚至還可能會導致產生“狼來了”的反向效果;同時由于標準化的缺失,個人認為目前我國軌道交通的智能視頻分析業務還僅屬于探討研究、小規模試用階段,但是作為關鍵的歷史圖像回放功能在我國目前階段顯得尤為重要。
存儲方式對軌道交通視頻監控系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一點上,DVR(硬盤錄像機)存儲和IP SAN存儲兩種方式,在軌道交通視頻監控應用領域,其市場正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
總體而言,我們可以看到,DVR分布式存儲在小規模監控應用方面有優勢,IP SAN磁盤陣列的存儲方式則因為具備更好的存儲可靠性、可管理性、可擴展性以及圖像數據的綜合應用能力,長期維護成本低,支持集中部署和分布式部署,更符合軌道交通視頻監控規模應用的需求。
采用IP SAN陣列有兩種應用:(1)傳統的應用可以采用流媒體服務器+IP SAN;(2)IP SAN的直接存儲。通過IP SAN存儲支持前端編碼器通過iSCSI流直接存儲模式,簡化了中間的NVR/流媒體服務器的環節,避免了NVR/流媒體服務器帶來的瓶頸問題——不管是流媒體服務器還是NVR故障不影響正常的圖像存儲,同時滿足緊急情況的需求,可以達到精確到秒級回放,甚至最短可以回看1分鐘前的圖像。而且當軌道交通系統的規模變得很大時,IP SAN在如何部署、管理這些存儲設,如何合理利用這些存儲空間,如何對這些海量的視頻數據進行有效管理等問題上,顯得更加“游刃有余”,也更得到用戶的接受。
圖二 iSCSI直接存儲模式
圖三 傳統的存儲模式
上海的部分線路建設、沈陽的1、2號線建設還沿用了DVR作為視頻監控系統的存儲,但是由于DVR的先天不足滿足不了軌道交通行業的需要,在今年北京招標的5條地鐵線路、蘇州、成都、西安等項目中全部采用了IP SAN作為視頻監控系統的存儲,IP SAN份額占到今年新建項目總的存儲容量的90%以上。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
軌道交通視頻監控發展殊途同歸
雖然目前軌道交通的視頻監控存在多種模式的混合,但是在新興線路的建設中,不管是在北京、上海等已有軌道監控規模應用的城市,還是在杭州、蘇州等新興軌道交通建設城市,越來越多業主、專家認同全IP監控,并認識到全IP監控不僅給他們帶來初期規劃、建設的簡約而不簡單,而且給后期的維護、管理帶來易用、易管理的方便,同時帶來良好的可擴展性——如進行視頻智能分析業務應用等業務的延伸。